近年来,面对山岳型景区普遍存在的转型困境,被誉为“中国旅游第一股”的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山旅游”)巧做“加减法”,不断寻求错位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品质,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盘活了资源,激活了“二次创业”发展的新动能。 景区酒店:客房数量减少服务品质提升
“临时上黄山,选择了雲亼山宿,给了我大大的惊喜。雲亼在黄山风景区北海酒店的对面,周边景点多,风景好美!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上去,推开木门,一个小院在安静地等待你,把喧嚣纷扰全部挡在了门外,颇有种遗世独立的感觉。”体验完雲亼山宿酒店后,一位游客在酒店的留言板上写道。
虽然“十一”黄金周已经过去,这家位于黄山之巅的酒店仍然十分火爆,客房经常被游客预订一空。这距离雲亼山宿正式对外营业,刚刚过去3个月时间。
山还是那座山,酒店只是在原址进行了改造,是什么原因让这家酒店如此火爆?这背后隐藏着黄山旅游转型发展的“密码”。
谁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备受游客青睐的酒店,就在几年前还是一个“略显尴尬”的接待场所。
雲亼山宿经历了临时鸳鸯棚、经济床、三星标客房、曙光木屋的发展历程,原有的木质结构小屋虽然别具一格,但在硬件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隔音效果不好,阴雨天室内阴冷潮湿,木质结构房屋防火隐患大。这些问题不仅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也制约着黄山旅游的长远发展。
面对当前旅游行业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经过反复探讨研究,黄山旅游大胆改革,确定了酒店改造升级的最终目标:在遵循不破坏环境、不扩大面积、不改变风格的“三不”原则基础上,提升游客居住品质,谋求山上酒店产品转型升级、差异化发展。
今年七月,雲亼精品山宿正式以“新面孔”对外营业。雲亼山宿因地制宜打造茶艺、国学、摄影、养生等多种旅居产品,为宾客提供多维度的文化服务体验。
在黄山旅游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丁丽萍,见证了雲亼山宿改造全过程。“酒店原有36间客房,改造后减少到13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建筑风貌,又与周围环境极为融合。不仅让住宿条件得到质的改善,服务水平也大大提高。”
与雲亼山宿相隔不远,有60年悠久历史的北海宾馆也曾面临类似的“短板”:设施落后、管线老化、隔音效果差等,经过多次论证重新制定改造方案,北海宾馆被定位为高山精品度假酒店,客房由374间减少了99间,不仅面貌焕然一新,舒适度也大幅提升。
“近年来,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旅游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不断适应这种变化,用最美的环境给客人带来最好的旅游体验。”丁丽萍说,“虽然改造后北海宾馆客房减少了,但是由于需要给客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服务人员并没有减少,环境压力却大幅降低了。”
从当年游黄山只能睡大通铺、同质化发展到如今的特色旅居,从仅仅满足游客吃住需求到如今提供的特色化个性化服务,随着黄山旅游供给侧改革力度的增强,黄山景区酒店差异化错位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以问题为导向,以产品为切入点,黄山旅游大力提升景区所有的经营、服务、质量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靠山吃山”的老模式,使景区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景区体验:山上做“减法” 山下做“加法”
同样是做“加减法”,通过实施轮休制度为景区“减负”,黄山变得更加美丽。
黄山作为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景区,是人们游览观赏的好去处。然而,它同人一样,也有“疲劳现象”。为此,黄山风景区近30年来坚持让主要景点实行定期封闭“轮休”,这一做法使黄山的景点永葆秀美,让人们常看常新。
在黄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文达看来,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目标是一致的,本质是统一的。“一直以来,黄山风景区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统一,因为旅游更加看重生态资源,生态是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如果旅游开发把生态资源都毁坏了,那还能叫旅游吗?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特别要防止掉入两个陷阱,一个是开发性的破坏,另外一个是破坏性的开发。”
(责任编辑:Mar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