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包括华侨城、同程、巅峰智业、绿维创景等在内的多家企业纷纷在景区运营领域布局。例如,以华侨城、港中旅为代表的旅游重资产投资运营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化管理、产品策划等优势,成立景区投资或管理公司开展景区托管业务;又如,以巅峰智业、大地风景、绿维创景、上海景域等为代表的传统旅游规划机构,通过延伸自身产业链不断进入景区托管市场;再如,以同程网、一块去旅行等为代表的新兴OTA平台,充分利用自身互联网渠道优势也介入景区托管业务,但其实质更多的是实施营销托管。
其中,投资管理公司与地方政府或开发商合作投资项目的投资管理模式成为业界较为推崇的托管方式之一。
“投资管理模式将实现利益分享、风险共担,使双方在整个项目整体推动运作过程中实现共同进退,并在今后的项目运营中避免矛盾,求同存异,最大限度地激发出项目潜力,实现共赢。”鲍俊男表示。
驴妈妈目的地运营集团华东北战区原神垕古镇项目总经理仝志勇认为,目前来看,投资管理模式确实是市场的主流,有政府层面的支持,有社会资本的注入,有专业团队的运营,三方形成合力,对旅游景区的发展是非常有力的推动。
“不过就目前的运营托管状态来看,也会存在信息遮掩、双方共识上的非对称性等问题和合作风险。”驴妈妈目的地运营集团西南战区蜀源滨江项目总经理唐亮直言,现有的景区托管通常是先阶段性付费后才开始托管,这对景区委托方来说有着极大的风险性,且托管过程中,受行政考核、目标等因素的影响,景区委托方更希望能较快看到托管成效,然而受托方团队对项目的熟悉程度及双方磨合时间影响,并非有立竿见影的托管效果,不可避免会出现分歧甚至可能造成短期双方就解约的情况。
吴丽云认为,景区是一个投资大、回收期相对较长的领域。对于景区所有者而言,选择好的托管公司很难,一旦签订协议后,所有者需要付出时间来检验托管公司的开发运营管理能力,万一选择不当,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上的损失都会比较高;景区所有者和托管方之间在观念、发展诉求、决策目标等方面如不能达成一致,就会导致内部扯皮,降低托管效率,影响景区托管的效果。
“在景区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三方责权不清、政府干预过多、多方制约限制管理层、日常管理束手束脚等,这些也影响托管的效率。”仝志勇说。
开出药方
“将景区和托管方的利益真正捆绑起来,是衡量托管模式是否成功的关键。”吴丰林提到,合作前,双方要充分、深入了解,要信息对称,不存在隐藏或不掌握的情况,要形成共同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同时,因利益捆绑,托管方不应只是管理,要适当介入规划、建设等方面,将景区发展和托管方利益切实结合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有大小景区2万多家,这么多的景区在资源禀赋、历史沿革和发展基础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各个景区的运营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就经营效果来看,也确实是有喜有悲。但是从整体上看,大部分景区运营管理水平都相对滞后。“在这种环境下,景区托管运营最大的经营风险或者挑战,就是外行指导内行,有专业团队却不尽其用。针对这一问题,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做到人尽其才,让职业化、专业化管理能力为景区的品质提升贡献力量和价值。”北京巅峰文旅集团执行总裁黄健波说。
黄健波认为,旅游业正处在从“门票经济”向“后门票经济”、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的关键节点,旅游投资者需要清楚认识到景区运营远非“圈起资源收门票”这么简单,而是有一整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和运营逻辑。如果投资者特别是跨界投资者不提前了解并遵循这套运营逻辑,很大程度上是要遭受损失的。想要避免这种损失,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要尽快熟悉行业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变得专业,包括寻求外部的专业平台进行合作。
“要查看托管公司是否具有强大的后台支持。”李彬说,优秀的托管公司拥有景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评A等专家库,可以随时全方位为景区在管理中出现的疑难杂症提供有力的支持,做景区托管的强大后盾。
(责任编辑:Mar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