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景区门票到底高在哪里?
时间:2019-10-25 16:34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邓毅 点击:次
很多人都抱怨过中国景区门票过高,这一点有过国外国家公园旅游经历的人可能更有感触。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大峡谷国家公园按私家车每车35美元收取门票,按一家四口自驾游来算,这与一家人看一次2D电影的票价相当。而在中国,如果一家四口暑期游玩5A级景区华山,每人门票160元,门票总花费为640元,可供全家看5-6次2D电影,其中尚不包括景区内收取的交通车、索道票。 中国的景区门票到底高在哪里?
一是门票收费用于补偿景区经营单位的经营成本。门票是大多数中国5A级景区主要的收入来源,用于补偿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支出,以及旅游设施维护、解说导览、游客管理等人财物的支出。值得讨论的是,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是不是应当通过门票由游客承担?景区范围外的保护支出是不是也该通过门票由游客承担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模棱两可。而美国国家公园的门票便宜,关键在于美国联邦政府(相当于中国的中央政府)承担了以上这些成本。在中国,由于财政拨款不足,这些成本多数是通过门票由游客负担的。
二是地方政府拿走了部分门票收入。在中国,通常是景区经营单位负责收取门票,并将税后利润按一定比例以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的形式上缴地方政府,用于补充地方财政收入,有的则直接采取门票与地方财政分成的方式纳入地方财政。除此之外,还有的地方政府违规通过景区门票向游客收取不同名目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费用。一些景区嵌在自然保护地中,承担着保护职责,这限制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机会。然而,地方政府需要脱贫和发展,地方财政参与景区门票或利润分成看似也有其合理性。可问题在于,地方脱贫和发展的资金究竟应当从门票中来,还是应当由上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解决呢?这个问题从制度层面上并没有得到厘清。
目前,有些地方政府迫于强大的环保督查压力,关闭了保护地内的水电、厂矿及部分盈利性游览项目,但从上级财政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却远远不及关闭上述项目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将手伸向景区门票也就不难理解了。更何况在中国长期以来还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地方参与门票或利润分成在现行体制下可能仍旧很难改变。
三是景区经营单位追求利润。景区经营单位通常是地方国有企业,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要盈利。可是盈利应当建立在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上,而不该是利用企业的垄断地位,通过不合理、不合规的价格行为来获取。比方说,不执行政府的门票定价、不合理设置“园中园”门票、自立各种收费项目、不执行门票优惠等。有的景区为了盈利建索道、玻璃桥、滑雪场、滑草场等游乐项目,在销售不佳时往往采取与门票捆绑销售的方式进行强制消费;有的景区则是降门票,但提高垄断性的交通餐饮住宿价格,明降暗升;还有的景区定高价,但向旅行社大幅折扣来揽客,加重了游客的负担。这些不合理的价格行为在监管弱化时,成为推高景区门票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如果不把这些附加或变相收费降下来,门票降价很难实现。
国家公园体制为降低景区门票提供了制度基础
过高的门票导致地方政府和景区患上了门票依赖症,而门票经济导致旅游质次价高,旅游供给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年来,国内一些知名景区游客人数开始下降,越来越多的人用脚投票,对门票经济提出抗议。对地方政府和景区而言,门票经济是一种落后于时代的观念,依然带有上世纪80年代旅游市场刚刚兴起时的陈旧印记,可惜时至今日很多国有景区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难以走出陈旧观念的藩篱。
事实上,在摆脱门票经济、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方面,中国已有很多地方先行一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杭州,西湖景区早在2002年就取消了门票,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景区。通过全面铺开西湖绿化、整顿环湖风景线、改造景点农区,西湖在变得更大更美的同时,迎来了游客数量的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02年杭州接待入境游客105.6万人次,到2017年增长至402.2万。回头看来,西湖免费何止是简单的‘让利于民’,它以旅游为导流入口的做法正是时下流行的互联网思维,有了流量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也就顺理成章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桂林在观念上明显落后于杭州。 (责任编辑:Mar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