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源旅行网

主页 > 德源资讯 > 媒体观察 >

南锣鼓巷转型升级后如何延续活力?

 与元大都同期建成,至今已有74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著名的皇城胡同文化体验地;被一向挑剔的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25处不得不去的好玩儿地方之一;仅有8米宽、780余米长,日均客流却超3万人次,这就是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地区的南锣鼓巷。继4月主动撤销国家AAA级景区资质,并暂停接待旅游团队后,在日前召开的东城区“两会”上,东城区发布了《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试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卫战由此打响:向高端业态转型升级。商户数量减少了,一些明星小吃店清出了,南锣鼓巷还会像以前一样火爆吗? 

 
“倒字对翅”变身
 
北京商报记者来到南锣鼓巷,看到南口与北口已被铁皮围住,昔日熙熙攘攘的南锣鼓巷变成了建筑工地,主街上随处可见堆在一起的建筑废料、水泥钢筋,许多店铺都在进行整改,街上不时传出敲打施工的声音,仅有一小部分店铺仍在营业。
 
对许多游客来说,没来过南锣鼓巷就好像没来过北京。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的当日看到,由于南锣鼓巷进入调整升级期,管理人员禁止游客进入,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街口徘徊一阵后便败兴而归,但也有一些游客在看到道路封死后,为了能够参观南锣鼓巷,便从封闭处的缺口钻了进去。
 
一对来自浙江的母女游客,她们看到南锣鼓巷两处入口封死后很遗憾地表示:“来北京就想到南锣鼓巷看一看,没想到遇上改造。”
 
老孟经营的店铺——倒字对翅,目前也正在停业改造。
 
老孟是南锣鼓巷的“老人”了,从2011年就来到了南锣鼓巷,由于家里之前做的就是卤味生意,在南锣鼓巷他又将配方升级,做成了备受欢迎的烤鸡翅,到现在做了六年,已经成为南锣鼓巷“明星小吃”,许多旅游攻略上都将老孟的烤鸡翅选做南锣鼓巷必吃的小吃。
 
的确,老孟的烤鸡翅店做了多年,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这几年中还多次有媒体采访,在一个评选上,他的烤鸡翅店登上了南锣鼓巷小吃三甲的位置。
 
根据南锣鼓巷调整升级、清理低端业态的相关规定,像老孟经营的烤鸡翅店这样有明火、有油烟的业态都要清退。
 
老孟说:“作为一个老北京人,我希望将最有北京味的胡同文化展示给各地游客,因此政府提出转型升级后,我自己主动将烤鸡翅店搬迁出去。”像老孟这样的店不在少数,不少店铺虽然有些许不舍与留恋,但在转型升级的趋势下,也只能将自己的店铺撤出南锣鼓巷。
 
今年夏天,老孟刚花了20多万元对烤鸡翅店铺进行了重新装修,没想到装修完仅3个月就要将店铺拆除。“确实有点舍不得,看似虽然有一些经济损失,但从对南锣鼓巷的感情层面上,我希望这里好。”
 
谈到将来的打算,这次整顿,自己将刚装修的店铺拆掉重新按照政府的要求装修,将烤鸡翅店从南锣鼓巷搬迁出去,原店铺以后会经营奶茶、水果捞等休闲类的业务。老孟并不担心自己的烤鸡翅店搬迁出去后,消费者的认可度会降低,“现在我这边的顾客全是回头客,大家都比较认可我的味道,通过一些媒体的报道,也有了一些知名度,可能新店铺刚开始客流量会少一些,不过我相信很快会达到在南锣鼓巷的水平,我对自己的产品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变了味的街区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宽8米,全长780余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后来,这里发展成为北京著名的特色街区,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内外旅行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一向挑剔的美国《时代》周刊,精心挑选出了亚洲25处不得不去的好玩儿地方,中国有6处被选中,南锣鼓巷榜上有名。
 
正因为南锣鼓巷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像烧烤、小吃这样的低端业态泛滥,造成了南锣鼓巷的文化气息越来越弱,北京皇城胡同文化的概念越来越模糊。
 
“近两年,游客对于南锣鼓巷的游览热情越发扩大。这是由于南锣鼓巷与一般的景点存在着不同,南锣鼓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可以使消费者能够感受到北京胡同的特色”。在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看来,现在的南锣鼓巷变成了旅游团的接待地,很多游客来到这里并不是感受胡同文化的,“一般旅游团来到这儿,就是照张相,买点便宜货、便宜小吃就走了,这在并不符合南锣鼓巷的定位”。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