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实习记者李雨丽报道】每年10月31日都是西方国家的“万圣节”(Halloween),即西方“鬼节”。每到这一天,大街上都会“群鬼游荡”:从《神曲》里的地狱厉鬼,漫威电影里的超级英雄,到《歌剧魅影》里的魅影,和闪闪发光的“小天使”,你所能想象到的最稀奇古怪的装扮,大街上都能见到。而南瓜灯、trickortreat等传统万圣节活动,更是将整座城市变成鬼怪精灵的海洋。 但说到万圣节背后的故事,那可比单纯的装神弄鬼要精彩许多。
万圣夜是11月1日诸圣节(All Saints' Day,也称AllHallows' Day)的前夜。“Hallow”源于中古英语的“halwen”,与“holy”词源很接近。由此可得知,Halloween是英语holyeve的古代写法,指的是万圣节前夜。而如今,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诸圣节仍然被称为“Allhallowmas”,指的便是在纪念诸圣(All Hallows)的那天要举行的弥撒。
万圣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凯尔特人的祭祀庆典。约2500年前,凯尔特人会在每年10月31日举行Samhain祭祀,这一晚也是他们的除夕夜。德鲁伊人,即凯尔特人的牧师,会在祭祀中对这一年的丰收表示感恩,并预报冬天的到来。
在当时凯尔特的宗教中,人们相信在这夏去冬来的“死人之日”,会出现阴阳两界相交的情况,恶鬼、精灵、巫婆会窜到人间四处游荡,死去之人的灵魂也会回到世间游荡,因而这一晚会极度危险。为了避祸,牧师们必须燃起篝火,以免被精灵鬼怪认出来,同时也可以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而大众则会戴上面具,以吓走邪恶的灵魂。
到了公元43年,罗马人征服了凯尔特人的大部分领土。当时的罗马人对于所征服各地的文化还采取着较为包容开放的态度,因而凯尔特人的这一习俗得以保留。然而随着罗马人皈依基督教,凯尔特人的宗教文化被视为异教受到打击,Samhain祭祀自然也难逃厄运。罗马教廷转化异教的策略,便是将其风俗“圣化”,把基督教节日设立在各地原有的民俗节日上。
被加到Samhain祭祀和凯尔特新年头上的基督教节日,便是每年11月1日的殉道者纪念日“万圣节”(All Saints Day),该纪念日旨在纪念那些受到政府逼迫而殉道的大公教会基督徒。而Samhain祭祀也就自然而然改称万圣节前夜Halloween了。虽然名字和时间都被改变,但凯尔特的这一民族文化习俗依然坚强地保留了下来。
如今十月底的万圣节,虽然其实应被称作“万圣节前夜”,但因其Samhain祭祀的灵异和鬼神元素,从而得到了更多人的追捧,成为了遍及欧美国家并开始向其他地区进军的季节性节日。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阿诺卡(Anoka)被称为“世界万圣夜之都”,每年都举行大型的巡游庆祝,而在有着中元节、盂兰节和百鬼夜行等传统“鬼节”的东亚等地区,万圣节的庆祝活动也逐渐开始风行。
南瓜灯:金屋藏着“吝啬鬼”
万圣节最经典的元素之一便是南瓜灯。从节前节后商店橱窗中的南瓜装潢,再到人们万圣节装扮中的南瓜头饰甚至南瓜服装,那张镂空的、邪邪笑着的鬼脸始终充当着万圣节的代言人。
南瓜灯的由来同样与鬼神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该灯英文原名叫Jack O’ Lantern,直译过来即“杰克灯”。关于Jack的传说也有两个版本,其中之一便是爱尔兰男子Stingy Jack,因邀请恶魔喝酒,却玩伎俩将恶魔镇住并赖账,因而在他死后,地狱不肯收留他。又因他十分吝啬,不肯支付请恶魔喝酒的酒钱,天堂也将他拒之门外。无处可归的他,最后只好提着里面放着魔鬼给的炭火的白萝卜不停的走,寻找休息的地方,直到审判日来临。
另一个版本则起源于古代爱尔兰。传说一个名叫Jack的人,是个热爱恶作剧的醉汉。一天他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借此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令他永不犯罪。同样,因为戏耍和利用恶魔,Jack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明,在人间孤独地游荡。而这根小蜡烛,则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
当然,还有人说,空心南瓜灯当中点着的那根蜡烛代表着一个被困在炼狱中的灵魂,但总体说来,南瓜灯即为Jack灯,是被诅咒的游魂的象征。人们为了在万圣节前夜吓走这些游魂,便用芜菁、甜菜或马铃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来代表提着灯笼的Jack。后来,随着爱尔兰移民大量进入美国,人们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因此南瓜灯便成为了万圣节新宠,不少家庭都会在南瓜上刻上恐怖的面容,并放在大门口的阶梯上。
(责任编辑:Markus) |
春节向来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传统佳节,春节也是出境游的...
伊达尔戈在《星期日周报》访谈录中详细披露了她的塞纳河右岸...
近日,在欧洲的小伙伴们都快被冻成狗了!一场席卷欧洲大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