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媒体观察 >

回顾与展望——2016年中国住宿业年终综述

时间:2016-12-26 04:23来源:环球旅讯 作者:张润钢

 编者注:本文作者为张润钢先生,现任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

 
年终将至,盘点中国住宿业在即将过去的2016年的发展和变化,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值得梳理,也引人思考。
 
一、行业乍暖还寒,明显冷热不均
 
2016年带给我们最大的欣喜是标准住宿业态整体上有所回暖,业绩明显回升。这给一直处于寒冬中的酒店人带来了些许温暖,也让大家看到了行业走出低谷的曙光。
 
一方面,以上海、北京为代表的发达地区星级酒店房价和入住率双双大幅上涨,市场回暖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东、中、西部酒店市场差异明显,冷暖明显不均。
 
以酒店为主营业务的几大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业绩统计也完全支撑上述判断,它们中,总部和主要业务领域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公司,前三季度不论是营业收入还是经营利润都比去年同期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而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仍处于下降通道之中。
 
中、西部地区的酒店整体业绩在2016年仍无起色,主、客观原因皆存。客观原因是非政务类消费比重相对弱小,行业对政务活动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此类消费的多寡直接左右着酒店的业绩;主观原因是这种依赖性所导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三年多来尽管市场剧烈变化,但这些定式总体上却还未充分调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东部地区的回暖的本质并不是政务活动的简单回归,而是倚仗高度市场化的商旅活动所致,这一点在上海表现的尤为突出。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市今年入境人数同比增长近7%,迪士尼平均每天入园人数在3.5万人次左右,加上连续不断的会展活动,上海平均每天商旅客人比去年日均增长近5万人次的估计并非虚言。以上海为代表的星级酒店业绩的快速回暖,正是浴火重生后的酒店市场结构重塑的缩影,也代表了住宿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市场的回暖,也终止了了星级饭店存量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2013年全国星级饭店存量为13293家,2014年下降到12803家,2015年继续下降至12327家。而2016年底,这一数字又回升到了12608家。星级酒店存量回升给人的感觉则是喜忧参半,对此,将在后面对2017进行展望时再做论述。
 
二、并购重组,一浪高过一浪
 
2016年,中国酒店市场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并购浪潮,而且一浪高过一浪。锦江在法国收购卢浮集团,在国内先后收购了铂涛和维也纳集团;首旅酒店集团在收购了宁波南苑集团后又马不停蹄地实施了与如家集团的重组;海航集团先后收购了卡尔森集团和希尔顿25%的股权。三大集团的上述收购除动用了约合800亿元人民币的巨量资金外,也进行了十分复杂的资本运作设计,这种大手笔、高难度的收购在若干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系列收购活动显示了中国一些酒店巨头的资本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确实已今非昔比,同时也在中国酒店品牌发展和资本运作史书上留下了系列案例。
 
此外,境外的万豪集团大手笔收购了喜达屋集团,这两家集团的众多品牌在中国管理着为数不少的豪华酒店,也难免会对中国酒店的市场格局产生影响。当然,收购行为并不局限于标准住宿业。2016年途家先后收购了蚂蚁短租以及携程、去哪儿网旗下的民宿业务,此举使得非标住宿业态也没有缺席这场资本运作的大戏。
 
所有上述的收购行为势必对中国住宿业的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的集中度空前强化,锦江集团以超过6800多家酒店和近70万间客房的规模成为雄踞全球第五位的饭店集团,首旅酒店集团也以超过3000家的规模与位居其后的国内饭店集团大大地拉开了距离。本土酒店集团更加分化,规模的差距也更加明显,其它酒店集团或许会最终放弃在规模上追赶锦江、首旅的努力。二是中国资本从未如此大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其效果是不仅仅让国际同行们刮目相看,甚至使其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惊恐,不知道中国资本在未来将对国际酒店格局进行怎样的颠覆。而铂涛、如家先后从纳斯达克退市并回归A股,也引发了酒店界和资本界人士的关注和议论。三是锦江、首旅的收购案例中都是国有资本成为主导力量,非公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成为被收购的对象,加之经济型酒店已过市场的巅峰时期,于是业内业外也不乏对国进民退以及收购价格与价值的各种评论,褒贬皆有,众说纷纭。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