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业内风向 >

弦歌不辍,这座书院谱写了千年教育传奇(2)

时间:2023-09-15 17:06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禹爱华
 
“刚进大学,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学习任务,我有点儿手足无措。这时候,我的‘导师天团’出手了——学业导师孙庆娟老师为我指点迷津,推荐我阅读《中国哲学简史》《四书章句集注》等入门书籍;生活导师茹瑾是硕士生学姐,和我一起讨论学问,也一起聚餐、爬山、观影……”2021级人文科学试验班本科生孙小羽感触至深。
 
“能够亲炙名师门下,建立朝夕闻道、寓教育于日常的良好师生关系,是古代书院的可贵传统。从200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起,我们就把传统教育和现代大学教育结合起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希望以此促动学生们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也能投入更多时间指导学生。”陈仁仁说。
 
于斯为盛,是因“会讲之风”助力思想繁荣,延扩着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人文气度。
 
在岳麓书院讲堂上,静静立着两把木椅,一把属于朱熹,一把属于张栻。
 
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大儒朱熹从千里之外的福建崇安赶来,与岳麓书院掌教张栻相会,二人激辩经典义理长达两月余,引得千余名学子从四方会聚而来,“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
 
今天,“朱张会讲”所代表的学术精神早已融入书院。名山坛席,智者新声,古老而青春的讲堂上再次激荡起黄钟大吕。从世纪之交开电视讲学先河的“千年讲坛”,到博士生自发组织的“明伦堂讲会”,再到2013年以“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传中华文明,耀智慧之光”为宗旨而设的“岳麓书院讲坛”,数百位海内外著名学者在岳麓山下登坛讲学。
 
“我们的想法是,让孔子和柏拉图、朱熹和黑格尔、西方哲学和中国思想文化,都在这里汇聚、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开阔的视野带来开阔的襟怀,激励学子们精研高深学问、弘扬人文理想、振兴社会教化。”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珍名如是说。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