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业内风向 >

节气教育 在土地上,在生活里(3)

时间:2022-03-08 17:31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飒
 
教育部要求把二十四节气等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增强传统节日、节气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师生可以发挥最大的创造性,通过各种活动,通过各个角度进入二十四节气文化,诗词、物候、植物、动物、地理、节庆、饮食等,二十四节气首先是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方式,活动越接地气,越生活化,越能跟本地的物候和动植物结合,就越能体现二十四节气的真正意义。
 
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特别是教育部的通知颁布后,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了二十四节气进课堂。学校可以开设二十四节气专题课程,让每个学生随着二十四节气走过一年四季,认识、体验和实践二十四节气。也可以让二十四节气在各类课堂呈现。
 
让节气教育全方位融入日常生活
 
记者:二十四节气根据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总结形成,是否适合其他地区?二十四节气与传统农事活动息息相关,服务于农民,对于许多生活在城市里几乎不接触农事的孩子来说,节气教育如何更好地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融合?
 
陈连山:《淮南子》主要是总结中原地区的物候,立春的物候是“阳冻解”,即地表解冻。这太具体了,肯定无法适合全国。之所以把二十四节气称为“简明的物候历”,就是发现二十四节气把物候抽象化了。例如,它只说“立春”,各地百姓通过本地的实际物候再加以描述。河北保定地区谚语说:“立春一日,水暖三分。”冰化没化?“惊蛰化不透,不过三五六。”惊蛰才化。古人就是通过把二十四节气抽象化,使它可以适应全国各地。现代气象学家发现,虽然南北方立春的物候表现差异巨大,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立春之后,南北方都会出现气温迅速上升的情况。所以,“立春”这个名字是可以适合各地的。
 
因此,学习二十四节气,只记住节气歌还不够,还需要了解本地的节气谚语。这样才能更加精准地把握本地区的物候变化。城市人距离大自然更远,更需要通过二十四节气来间接地了解自然物候变化。
 
王德岩: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体系最根本的依据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它虽然与传统农事相关,但农事只是它应用的一个方面。一年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周而复始的变化,对所有人所有活动都是共同的。不管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不管江南还是江北,学习了二十四节气后,大家都可以从不同的细节,初步体会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物候可能不一样,在北国还是冰雪的时候,江南已经花开,但是春夏秋冬的转换是一样的,随着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身体、心理、饮食调整是一样的。南北东西的不同,正是二十四节气文化多样性丰富性所在。
 
城市里有各种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有城市山林,不远的地方也有郊野的田园,这是学生都可以接触的物候。现在很多城郊农村都建有农事体验园、自然生态园,可以建设与学校合作的体验基地。很多学校自身也建有农事、动植物体验园,校园景观、植物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时,学校可以开发不同方向的课程,可以设计出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各种文创产品。
 
所以二十四节气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体验其中天人合一的文化,建立对于时间节律的敏感性,体验中国人的生命节奏,体验相关的诗词情感、生活美学、文化习俗。
 
郭晨光:不同纬度和地理环境在同一时间的气候状况存在着很大差异。二十四节气本身就蕴含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哲学思想。我们要让孩子感受的是自己身边的那片土地和物候。除了聚焦课内主线实践观察外,可以组织孩子们在郊外田野观察真实的物候,体验农耕。借助互联网,在每一个节气,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物候观察和对比,记录不同纬度和海拔适宜种植的不同类型的植物、同一种花朵开放的先后顺序。在此我们强调,不能只有一次体验,而是把课程的时间长度扩展,让孩子们观察、记录物候的变化以及农作物的生长,享受色彩斑斓的自然时间生活。
 
(本报记者 杨飒)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