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红、琉璃黄,北京的中轴线上,一座即将600岁的古建筑惊艳了时光;白墙、绿瓦,海峡的另一端,一座极具现代气息的仿古建筑,不止有诗里的乡愁,亦有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 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的对比,从未走出过民众的视野。随着“两宫”文创产品的爆红,“宫斗”大戏“加码”,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文创“宫斗”,IP助力各显神通
博物馆,是展示国家文化的重要场域,丰富的藏品,每一件都是时代留下的印记,都是文明建构的重要组成,如何让博物馆释放文化吸引力,引来大众关注?“文创吸睛”成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的两大“故宫”,在文创这条路上,台北故宫先行一步。
1965年,台北故宫落成,从这时起,台北故宫就走上了产品开发之路,但这时的产品主要以简单的仿真和复制为主,还不能称之为文创产品,这些商品销售的年营业额也相对较低,只有1-2亿元新台币(约200多万-400多万人民币)。
2000年左右,是台北故宫文创开始真正发力的时刻。彼时,世界知名的设计公司阿莱西在全球做了许多活泼生动的艺术纪念品,给了台北故宫很大的“刺激”,台北故宫弃仿真,求创意,开始向全球征集创意,通过合作、授权进行运营,主要在“宫内”售卖的文创产品实现了营业额翻倍,这也让其看到了文创产品的潜力。2013年,台北故宫推出的“朕知道了”纸胶带,风靡海峡两岸,台北故宫IP火爆出圈。
相比之下,北京故宫的文创道路要略晚一些,现任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上,北京故宫也借鉴了台北故宫。”受台北故宫“朕知道了”纸胶带的启示,故宫转向了亲民的“萌萌哒”路线,正式开启了市场化之路,且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故宫和互联网巨头联手、多领域对外投资、多品牌跨界合作……不仅让故宫文化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让故宫的商业生命力不断绽放。
从产品营收上来看,在IP加持下两宫收入明显增长,台北故宫营收结构显优势,北京故宫营收业绩后劲猛。
台北故宫在2014年左右,文创产品营收就接近10亿新台币,但在2012年左右其营收就摆脱了对门票经济的依赖。2012年台北故宫的参观门票收入达4元新台币(约8500万人民币),但只占总收入的30%不到,而其图像授权、品牌授权、文物仿制和文创产品等不同类销售收入达到8.58亿新台币。
北京故宫文创之路虽然起步晚,整体收入结构还有待调整,但文创产品营收增长迅猛。数据显示,故宫文创产品收入从2016年6亿元,增长到2017年15亿元,涨幅达到了150%,而这个收入,超过了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故宫文创后来者居上,得益于2013年开启的超级IP之路。
其实,2010年成立的故宫淘宝,早期产品也没有多少心意,直到2013年以“卖萌”姿态出现在大众眼前,才开始正式崛起。“雍正”“乾隆”等高高在上的皇帝们走下神坛,带着故宫在“网红”的路上越走越远。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头顶大IP的文创宫愁
如今,无论是国内开文创之先的台北故宫、还是后来居上的北京故宫,虽然头顶超级IP,但依然各有各的“宫愁”,对于台北故宫来说,新品转化令人头疼;对于北京故宫来说,版权混乱是阻碍。
1.台北故宫:新品转化慢、营收压力大
首先来看起步早的台北故宫。根据2019年台北故宫公布的“博物馆商店销售简报”显示,截至2019年3月22日在线商品计4484项。除了曾经的爆款“朕知道了”胶带,还有“翠玉白菜伞”、“冰山一脚”潮袜、“富春山居图”茶杯垫、消暑饮品“三清茶”乾隆御饮等热门产品。
但从新产品打造上来看,投入大、新品转化速度慢、效率低,产品创新让人担忧。据了解多年来台北故宫的文创产品更新主要依托于每年举办的“文创商品设计竞赛”,整体预算不断提升,但获奖设计成品转化率却不尽如人意。
数据显示,2013年,获奖作品12件,开发成商品的仅5个;2015年获奖作品15件,转化成商品的仅有4件;2016年获奖作品6件,转化为商品的1件;2017年获奖作品5件,商品转化也仅有1件。而一直比较火爆的产品,比如“朕知道了”胶带纸和“翠玉白菜”伞的创意,也是早在2010年的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据台湾“旺报”消息,台北故宫21日,在今年年度台北故宫文物艺术发展基金附属单位预算案报告会上,多名“立委”便质疑几年来故宫文创商品设计竞赛并未达到预期的成效,期许“故宫”在台湾具文创设计扮演起领头羊。
(责任编辑:Mar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