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假期旅游收入可反应各地旅游发展状况和热度,但今年多地晒出的“五一”旅游成绩单却因为存在较大“误差”而引发质疑。近日一则“陕西宁陕、平利两县造假,五一假期旅游收入竟超20亿”的消息持续发酵,随后上级旅游管理部门调查为笔误所致,但仍难平众口。更值得关注的是,5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五一”假期旅游数据后独家发现,根据各地发布的信息显示,国内至少有10个省、市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合计收入超千亿元,远高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全国国内旅游收入871.6亿元。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两县“笔误”还是10省市数据超全国,原因无外乎主观故意、统计口径不一以及人为失误等几种,其实不管根源为何,如果任由数据满天飞,不仅可能有损主管部门公信力,还会误导消费者,最终让旅游业“大数据”苍白无力。 10省市收入超全国
五一假期过后,国内各省小长假旅游收入数据纷纷出炉。5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将该类数据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示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数据间存在较大差距。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18年“五一”假日旅游市场信息》显示,综合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和各地旅游部门数据后,经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测算,“五一”假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47亿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71.6亿元,同比增长10.2%。但据各省、市发布数据显示,国内至少有10个省、市收入超百亿,相加数字高于全国旅游收入。
北京商报记者从省政府官网、省旅游主管部门官网等渠道获悉,在今年“五一”期间,江西以接待游客总数达3383.1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99.96亿元列排行榜全国第一。此外,包括江西、河北、陕西、安徽、湖北、贵州、河南、山西、重庆和湖南在内的10个省份旅游总收入均超过100亿元,这意味着,仅国内前十个省的小长假旅游总收入之和已经高达1385.66亿元。
此外,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显示,拼假成为今年假日长线出游主旋律,游客利用带薪年休假与“五一”假期拼成4至8天的长假期实现中长线旅游。其中,就国内长线方面,北京、大连、上海、三亚、杭州、西安、重庆等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涉及排名前十“旅游收入大省”的城市并不算多。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统计领域来说,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今年“五一”假期各省、市旅游收入数据与国家数据差别较大,其数据来源和真实性应引起重视。旅游资深专家王兴斌分析,旅游收入数据不排除“注水”可能,如果最终却是如此,不仅降低可信度且行业参考意义不大。
两县旅游收入被疑造假
无独有偶,近日一则“陕西宁陕、平利两县五一假期旅游收入数据造假”的消息持续发酵,而陕西省正是上述“五一”全国各省市旅游收入排行榜中的“探花”,仅次于江西和河北。
据了解,此前根据网友爆料,陕西安康市下辖的平利、宁陕两县“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收入分别达到8.2亿元和13.99亿元,人均消费约达6千元。两县合计后,共有35.1万人次的游客献出高达22.19亿元的旅游收入。但根据安康市旅发委统计的数据,安康全市三天接待游客305.4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则为18.94亿元。两组数据出现将近3.25亿元的收入差。随后,安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针对此事调查结果称,宁陕、平利两县旅游部门统计人员出现笔误,目前两县旅游数据已经作出修改。
其中,宁陕县新闻网刊文“宁陕五一‘小长假’乡村旅游受热捧3天接待游客21.4万人,旅游收入13.99亿元”,应为“ 3天接待游客21.4万人,1.399亿元”;而平利县相关报道经最新修改后,其数据也由原来的“8.2亿元”也变为了“0.82亿元”,两县五一假期真实收入均比此前上报数据缩水十倍。
事实上,旅游数据造假现象并非陕西安康市一例。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此次在“五一各省、市旅游收入排行榜”中收入不菲的重庆,也曾被疑旅游数据不实。据悉,重庆旅游局曾在2014年五一小长假后发布数据称“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36.7万人次,同比增长6.08%;实现旅游收入53.58亿元,同比增长6.13%。”表面上游客接待人次与旅游收入双增,但经对比2013年五一小长假数据后发现,2014年的旅游收入实则同比下降3.91%;旅游人次也同比下降。针对上述情况,重庆旅游局曾解释称,出现的误差估计是统计口径不一致所致。
(责任编辑:Mar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