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业内风向 >

南极游升温 可持续发展仍需一把环保密钥

时间:2018-02-13 08:52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肖玮 王莹莹

 当高冷的南极成为旅游热门地,旅游企业纷纷推出相关产品“掘金”,大批消费者更是跃跃欲试。但纷至沓来的游客,有可能让南极环保压力随之攀升。为进一步规范南极活动,国家海洋局近日发布了《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将旅游等商业活动纳入管理范畴,并详细规定了游客的“环保职责”。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其实目前从事南极游的旅游企业均接受最严苛环保要求,在相关管理新规出台后,旅游企业更应按规行事,同时强化游客环保意识,逐渐消除外界对南极游的质疑,使这一高端旅游产品能够可持续发展。

 
南极游骤然升温
 
随着消费的升级,极地旅游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据权威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赴南极旅游客源地,仅次于美国,从2008年的不足100人次到2016年的3944人次,九年时间里增长了近40倍,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借着南极旅游的走热,各家旅行社和OTA等旅游企业争相推出南极旅游线路。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南极游包括跟团游、定制游以及只购买到南极船票等方式。据了解,飞猪主推南极包船专线,今年春节前后,飞猪南极专线包船共有4个船期,将共计2000名游客送到南极半岛,人均价格为5万元左右。同程旅游近日也发布了2018-2019年的极地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中,价格最高的达到60万元以上,最低的售价也在7万元左右。而携程旗下鸿鹄逸游推出的顶级北极至南极的产品,最高售价达88万元。传统旅行社也加入了南极游行列, 2018年,众信旅游将会推出4、5条南极旅游线路。凯撒也有多条邮轮线路,包括价格为人均61800元的“经典南极探索-南极大陆深度+阿根廷乌拉圭16日之旅”;人均82800元的“经典南极探索-南极大陆深度+阿根廷乌拉圭巴西22日之旅”等。
 
此外,无二之旅、6人游等定制游企业也参与其中,根据不同路线和要求有着不同的价格。与此同时,国外售卖船票的海达路德游轮网站以及飞猪平台上均有南极船票销售。
 
事实上,由于地理因素,中国游客前往南极旅游并不算便利,少则转机一次,多则三次甚至更多,最后再通过坐船到达南极,往返仅路程就要近一周时间。不过,2017年底,海航集团旗下子公司金鹿公务航空运营的航班就已经成功从中国直飞到达南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或许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直飞南极航线开通。
 
奇迹旅行副总经理马文婷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极旅游市场潜力十分巨大,近年来也持续升温。首先游客在认知度方面不断提高,其次随着游客消费升级,南极游准入门槛降低,产品价格变得越来越普惠。“南极游市场预计未来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好的,因其独特的目的地特征、资源的稀缺性,都对消费者具有极强吸引力。”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则告诉记者,中国人热衷于去南极旅游是国家进步的表现,但是对于旅游者和旅游企业来说,行为规范更加重要。
 
环保存挑战
 
随着南极游人数的不断增多,如何避免环境污染以及生态被破坏也成为一大挑战。据了解,南极属于高寒地区,极端的自然条件,让当地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恢复能力差,水自净能力差,一旦污染,很难复原。如果任由无序发展,必然会带来生态破坏。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曾有媒体报道称,有游客在南极追着企鹅拍照,冲入企鹅群留影。更有人罔顾规定、不在乎吓到企鹅,在极近距离举相机拍摄。
 
也许有了前车之鉴,目前所有登陆南极的游客都将面临最为严苛的环保要求。北京商报记者在飞猪为游客准备的行程手册里看到,单是环保规范和注意事项就有30余项,有些要求甚至堪称苛刻。比如为了保护南极远离侵略性物种,手册要求游客必须彻底清洁和检查衣物,包括口袋、尼龙搭扣、裤管褶边、鞋底,确保穿着物品没有尘土或有机物。登陆前,还要再套上经过消毒的防水靴和干净的冲锋衣。游客登陆后行走路线也必须按照领队的规定,不能随意游荡,更严禁踏足在青苔覆盖的土地上,避免损伤植物。一旦出现违反要求的情况,游客本人甚至整个团队都可能无法再次登陆。
 
为了能够在促进南极旅游的同时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近日,国家海洋局在其官网也公布了经审议通过的《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提出对南极环境及生态有特殊影响的部分考察活动需获得许可;开展南极活动的,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估文件,并报国家海洋局;对南极活动组织者和活动者将建立南极考察活动的征信体系;将根据南极自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建立南极活动总量控制制度。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