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纵观全国不同省市的欧洲游情况,可以直观看到上海市的数据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华东的江苏、北京、华南的广东以及华东的浙江。但是通过同比发现,中西部省市的增速势头良好,市场机会和潜力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得以释放。
中国欧洲游市场在逐年快速增长,各航空公司不断加大国际航线布局,争夺国内游客出境游市场份额。通过对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出发口岸城市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接近6成游客从上海乘机去往欧洲,其次为北、广、深、杭等口岸城市。而上海、北京两口岸总的出发人数比例接近国内出发的80%,深圳则为欧洲游增长最快的口岸,而其他新兴口岸如南京、杭州、厦门等的快速增长,也意味着未来有望更好分担上海、北京的市场压力,也为中国游客赴欧旅游提供更多便捷,有利于更好刺激国内的欧洲游市场发展。
平均在途时间为11天
欧洲目的地属于长线出境游,因此游客在途时间将会相对较长。通过数据监测发现,欧洲游的平均在途时间达到11天。
东欧、北欧市场增速领先
欧洲目的地城市,在国人的心中普遍具有较好的好感和向往意愿。通过数据分析看到,传统的欧洲城市:罗马、伦敦、法拉克福、巴黎成为中国游客最受欢迎的欧洲目的地城市。而东欧的维也纳、布拉格、华沙以及北欧的阿姆斯特丹、赫尔辛基也正成为受中国游客青睐的欧洲新兴目的地城市。
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20个欧洲国家中:意大利、德国、英国排在前三位;但北欧东欧国家也在快速崛起,成为中国赴欧洲旅游新的目的地国家,而这与区域发展以及各项良性运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2017年第一季度增速最快的前十大目的地来看,北欧、东欧国家赫然排在增速最快的前列,说明了欧洲游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崛起。2017年是中瑞旅游年,瑞士的增长也在大大提速,而英镑的贬值也大大利好中国游客赴英旅游的增长势态;同期老牌目的地如西班牙、德国的增速也都在稳步提升中。
法意瑞系列产品依然是主流,东欧产品市场潜力大
中国游客赴欧旅游已经一改过往10国游等观光游的特色,逐步呈现出以追求品质和舒适的旅游体验为核心的发展趋势。比如一国、两国深度游在2017年第一季度就表现出比较良好的势头,分别实现同比88%和51%的增长;特别是东欧市场实现了同比97%的高速增长;北欧一贯作为高端欧洲游市场,也在第一季度实现了近20%的增长;而常规的法意瑞系列产品依然是市场上主流的欧洲游线路,占欧洲游近4成的比重,因此如何创新传统常规线路,研发舒适体验式旅游产品,以及积极布局新兴目的地产品,这都成为摆在大型出境游旅行社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的地参团增速较快,英法意及冰岛表现突出
近年来,随着欧洲游市场的不断发展,目的地参团也逐步兴起。仅从今年第一季度目的地参团产品增速实现了同比超过200%的增长,尽管市场体量尚微,但需要重视这种旅游形式的未来潜力和市场空间。
目的地参团以伦敦、巴黎表现最为显著,米兰和雷克雅未克成为增速最快的两个城市。
赴欧洲游女性占比达65%,“她”旅游时代到来
中国游客赴欧洲旅游中女性占比达65%,“她”的旅游时代到来。这个趋势相对于国际上很多区域,是呈现出明显差异。一方面说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攀升,财务支配能力和自由上有了巨大改善;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女性想要通过旅游提升见识、增长学识、提高品位等修身养性方面意识的增强。
更要关注泛80后的快速增长趋势
在对赴欧洲游旅游的中国游客年龄进行分析,会发现赴欧洲游的游客多为“有钱有闲”的年长一族,而且此人群出游比重依然处于增长中,这与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有相关联,也与中国在养老保障的提升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另一方面,25-35岁年龄段人群也处于欧洲游比重上升中,80后、85后逐步成为社会、企业及家庭中的重要群体,消费意识、消费力量和职业发展都达到一定阶段,因此重视该部分人群将在市场上赢得更好口碑,因为他们还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高粘度群体。
(责任编辑:Mar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