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直通欧美 >

德国人把狂欢节过成“第五季”

时间:2023-03-02 17:06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王娟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王娟】狂欢节是欧洲一种古老的传统,又名“嘉年华”或“谢肉节”。“嘉年华”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意就是“拿走肉”或“肉,再见”。节日起源于过去农民驱逐寒冬、迎接春天的风俗习惯。德国各地的狂欢节从每年11月11日开始,持续到次年2月底或3月上旬,当地民众将其与春夏秋冬四季并列,视为“第五季”。在狂欢节期间会举办大型游行和庆祝活动,美食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主题之一。

 
在德国,狂欢节与复活节离得不远。每年的复活节是北半球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之前的40天是“四旬节”,天主教徒在此期间要禁止食肉、娱乐、婚嫁等一切喜庆活动,只能吃面包和饮水,以此缅怀耶稣的苦难。
 
在冰箱发明之前,肉类、鸡蛋、黄油等食品必须趁封斋期到来前食用完毕,人们因此将四旬节前的祭典变成犒劳自己的盛大狂欢活动。圣灰星期三前面的两天是狂欢节的最高潮“玫瑰星期一”和“狂欢星期二”。
 
人们会在狂欢节期间尽情吃喝玩乐、享受生活,以至于不少暴饮者头疼、贪食者肠胃罢工、狂欢无度者疲惫不堪。到了圣灰星期三,已收心的人们会前往教堂,接受神父用圣灰在前额画标记,作为虔诚的忏悔仪式——“圣灰星期三”由此得名,斋戒也就此开始。
 
狂欢节期间的饮食通常糖分、脂肪或酒精的含量特别高。最受欢迎的甜食要数“果酱包”了,其做法是将酵母面团在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最后填充馅料。这种特色糕点在各地区有不同的名字,常见的馅料包括杏酱、李子酱、覆盆子酱、玫瑰果肉、牛轧糖、巧克力、香草奶油等,也不乏蔬菜、奶酪、肉类等咸味馅料。有趣的是,作为狂欢节的整蛊游戏,人们会在其中一些果酱包中加入芥末,从外表看不出任何区别。其他典型的甜食还有迷你美式曲奇、薄煎饼、坚果饼干、玛芬蛋糕、华夫饼等。
 
狂欢节的主菜单也很丰盛。在科隆,除了莱茵地区传统的酸味炖牛肉之外,蚕豆炖培根、酸菜杂烩以及“天堂与大地”也很常见。酸菜杂烩是将酸菜、培根、烟熏猪肉、洋葱、苹果块、杜松子等一起在肉汤中炖煮至少一个小时,最后与土豆泥混合食用;“天堂与大地”则由黑布丁、炸洋葱、苹果酱和土豆泥组成。
 
奥芬堡市的“女巫社团”会在狂欢星期二当天向当地居民分发数千份“女巫的食物”——黑香肠、面包卷和葡萄酒。此外,不可或缺的还有街边小吃店出售的咖喱香肠配薯条、肉丸子、鲱鱼沙拉等。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度假农场在狂欢节期间推出了别出心裁的美食和娱乐项目。农民们不仅开着自家的大型拖拉机参加花车游行,在谷仓里举办狂欢派对,还邀请客人一起在农场的厨房里准备盘成“蜗牛”的香肠卷、迷你比萨等特色菜肴,烘烤撒满白糖的果酱包或装饰动物图案的纸杯蛋糕,让成年人和孩子们都尽兴而归。
 
狂欢节上的酒精饮料同样种类丰富、外观漂亮。除了各种高度烧酒、葡萄酒、利口酒等,也可以选择加入冷冻覆盆子、酸橙汁和糖制成的“覆盆子起泡酒”等。
 
人们普遍认为,在狂欢季吃些“不健康”的食物是被允许的,只要在偶尔放纵过后,及时恢复膳食平衡就可以了。从营养健康的角度来看,狂欢节上的高脂和重口味饮食也有其道理,因为人们在狂欢期间要大量饮酒,而脂肪类食物会在胃里停留较长时间,因此能够缓解酒精进入血液的速度,咸、酸口味的食物则可以补偿因摄入酒精造成的矿物质损失。
 
近年,低脂低热量的食品也越来越受欢迎。混合了星形面片、玉米、彩椒、洋葱、豌豆等原料的“五彩沙拉”是德国各地狂欢节上的一道流行菜式。如果在家里组织狂欢节聚会,则可以用火鸡胸肉来代替肥腻的猪肉,用酸奶代替蛋黄酱作为调味品,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比重等。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