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直通欧美 >

德国强推全自动列车 无人驾驶列车大势所趋?

时间:2017-03-10 22:56来源:欧洲时报德国版 作者:朱希韵 编译

 【欧洲时报朱希韵编译报道】欧洲铁路行业正对无人驾驶列车抱以极大希望。德铁计划2023年前,在部分德铁线路实现全自动化运作。然而安全隐患也引发担忧,无人驾驶列车的拥趸并不多。调查发现,有一半的德国人对此技术“不感冒”。

 
德国铁路公司(下称:德铁)在开姆尼茨(Chemnitz)建造了一条长达约25公里的测试线路,在一处厂房内,一辆不起眼的列车被安装了摄像头和传感器。预计到今年秋天,这辆列车就可以半自动化行驶。
 
德铁相信,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O)作为列车未来的“大脑”,可以智能控制列车运行。德铁高层表示,最迟于2023年,德国部分线路将全自动化运作。
 
德国政府在这一方面比德铁还要雄心勃勃。不仅投入了相关项目,交通部长多布林德(Alexander Dobrindt)还打出口号:德国要成为未来全球自动化的技术领导者。
 
自动化势不可当
 
《南德意志报》报道,不仅德铁,整个铁路行业对此都充满希望。欧洲各国也将无人驾驶列车纳入工作议程。德国已和法国国家铁路(SNCF)共同签署了数字化战略协议,推进德法两国制定同一标准、共享信息、共同研制无人驾驶列车。瑞士铁路(SBB)也宣布,正在考查推出“远程控制列车”的可能性。
 
当前,全自动的地铁或机场列车已在哥本哈根和都灵等16个欧洲国家投入使用,伦敦在未来也将对地铁进行改造。在德国也已有先例:纽伦堡有两条地铁线路使用的是无人驾驶技术。
 
从运营方的角度来看,使用这一技术的好处是能保证几乎100%的准点率和通过优化驾驶方式降低能耗。人们对此技术的距离感越来越近,然而更多关心的是,投入6亿欧元开发无人驾驶技术是否值得。
 
德铁方面认为,这一技术可以为日益超负荷运作的欧洲铁路“减压”,虽然投资巨大,但指日可待,哪怕只是一部分线路。
 
电脑识别取代人脑?
 
柏林工大教授西格曼(Jürgen Siegmann)称,现在的列车司机几乎没有什么决定空间,他们主要观察系统,而这个系统已大多自动化控制。那么问题来了,列车上的电脑真的可以取代人的决定吗?
 
专家指出,这一方面的技术挑战巨大。地铁线路对于工程师来说相对简单,无论是纽伦堡火车站,或是哥本哈根老城地下的无人驾驶列车线路,都是处于封闭空间内,远离了那些地表高速列车会面临的危险,比如动物、行人、恶劣天气和倒在铁轨上的树木等。
 
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情况尤为复杂,德国的铁路网拥有不同的列车种类,城际特快列车(ICE)、货运列车、区域列车等大多使用同一条线路,同时运行有人和无人驾驶列车在技术上存在巨大的挑战。专家认为,目前电脑系统只能接管只有一种列车类型的线路,比如法兰克福至科隆、慕尼黑至柏林的ICE线路。
 
传感技术优于人眼
 
人们不禁要问,这一技术是否成熟?考虑到乘客的安全,列车司机在时速250公里下发现铁轨上的动物时基本不会刹车。当前的传感技术虽然可以识别金属和生物间的区别,但在类似情况下,列车到底是紧急制动,还是继续前行?西格曼教授表示,列车司机的经验还无法用电脑取代,他相信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
 
当然,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在奥地利有一段约15公里的无人驾驶列车线路,线路上的特劳恩湖列车通过激光扫描器、摄像头、雷达、红外和超声波传感器等装置实现了全自动化。电脑可以识别轨道上是否有车辆或行人。在大雾、大雪天,以及夜晚,传感技术甚至优于人眼。
 
司机饭碗或不保
 
这一技术同时事关德国2万名列车司机的饭碗,工会担心无人驾驶列车的计划会在员工之中掀起“巨浪”。对此,德铁发言人表示,列车司机无需担心失业问题,自动化运行只是在部分线路上实现,即便这样,列车上也需要有人员参与。德铁同时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来节约成本,比如在考虑从汉堡至那不勒斯的货运线路。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