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媒体观察 >

高铁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有哪些?(2)

时间:2018-08-29 08:33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佚名
 
三、高铁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国内游市场。高铁带动下的旅游市场空间结构逐渐形成以高铁为轴,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边依次扩展的圈层+轴心带状分布。高铁提升沿线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和扩大吸引力范围,旅游客源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高铁改变旅游市场群体,其舒适性、便捷性和时间可掌控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商务游、亲子游和老年游群体选择高铁出行。
 
入境游市场。高铁已成为我国旅游对外宣传的“新名片”,越来越多的入境游客愿意将高铁作为在城市间移动的交通工具首选。马德里开展的一项关于游客选择目的地的调查(Pagliara等,2015)表明,高铁对外国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入境游客通常重视舒适度和减少旅行时间。针对入境游客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西班牙的旅游促进机构和参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公共机构已意识到这一点,采取了一些方法鼓励入境游客更多地使用高铁,例如推行西班牙高铁通行证。
 
四、高铁对旅游业态的影响
 
一批高铁旅游线路相继诞生。随着各条高铁线路的开通,各地也相继推出了多条“高铁风景线”,如合福客运专线、京沪高铁、沪昆宁高铁、杭深高铁、京广高铁以及最新开通的西成高铁等,正迅速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线路。
 
一批“高铁+”旅游业态产生。随着高铁与旅游的融合,产生出一批将“快旅”与“慢游”融合的新产品。如高铁+旅游景区、高铁+租车旅游、高铁+酒店、高铁与旅游综合体结合等。这些以高铁为载体,满足旅游者旅游需要的各项要素的组合,促进了旅游业的升级调整。
 
一批高铁旅游专列兴起。越来越多的高铁旅游专列相继推出。如北京、上海、福建、浙江、山西等地都相继新开设了高铁旅游专列若干次,高铁旅游专列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兴起。
 
一批高铁旅游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全国各大旅行社、旅游平台等均推出新的高铁旅游产品。如携程旅游平台上线了100多条与“西成高铁动车”相关的跟团游、自由行、当地游产品。
 
五、思考与建议
 
高铁网络的建设,促进了区域之间各类要素的加速流转和重新分配。对于沿线旅游目的地来说,也面临了更大范围的竞争和挑战。较低等级的旅游目的地可能面临生产要素的流失和市场的冲击,旅游方面很可能存在较大的“虹吸效应”和“过道效应”,这些给旅游和交通相关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目前看来有以下问题值得思考。
 
进一步开展旅游产业区域合作。高铁开通扩大了区域旅游市场范围,也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应抓住全国推进全域旅游的契机,深入挖掘高铁沿线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将出现“核心—边缘”模式,在这一趋势下,高铁沿线旅游企业的合作可以不断创新运营模式,产生动态资源互补,形成良性的合作竞争机制。
 
完善旅游服务和配套设施。针对高铁带来的大量散客,应完善旅游服务,旅游企业或相关部门可依托高铁站点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提供个性化旅游订制服务,应针对商务游、老年游、亲子游、乡村游、自驾游等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以“全域旅游”思想为指导,完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高铁站接驳效率。高铁带来旅游城市的可达性提升并不一定意味着旅游景点的可达性提升,“高铁行程”与“目的地城市到景点行程”共同构成了旅客的交通体验,部分新建高铁站距离主城区、主要景区有较大距离,而一部分高铁枢纽或高铁站辐射区内公共交通系统的覆盖率较低,这意味着旅客在抵达目的地城市后依然面临着较高的换乘成本。建议进一步完善交通接驳服务,同时提升旅游可达性的视角应该放大到高铁与航空、火车、地铁和汽车综合交通系统,高铁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将给旅游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跨部门合作营销,重视高铁在促进入境游和边境游方面的作用。通过与国家或地方铁路局合作,可以采取一些服务举措促进入境游客更多地使用高铁。例如,在入境旅游热点区域(如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海南等)或边境地区(如云南等)的高铁线路上,执行“入境游客高铁通行证”等。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