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业内风向 >

在老挝古都观佛景如画

时间:2024-03-04 09:01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赵婧楠

 本报赴老挝特约记者  赵婧楠

 
近日,东盟国家外长非正式会议在老挝北部的琅勃拉邦举行。会议开始前,几百名游客来到琅勃拉邦,《环球时报》特约记者也是其中一个,在当地悠闲放空,亲身体验传统布施活动。
 
琅勃拉邦不仅是老挝北部的一个著名古城,也是一个佛教中心,它因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老挝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琅勃拉邦,山水之城
 
《明史》中说,“老挝,古不通中国”。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这个“不通”已彻底成为过去。从结合了现代风格与老挝传统特色的琅勃拉邦火车站出发,坐上小巴,这个上寮古都、佛国小城慢慢向记者显露真容。
 
琅勃拉邦是一座山水之城。老挝北部多为山地,湄公河及其支脉流淌其间,城市乡村大多沿河分布,人类在此往来交通、繁衍生息。琅勃拉邦位于南康江与湄公河汇合处,城区在湄公河南岸,被群山环绕,自然景观独特。
 
这座城市有3个名字,名字的背后是一段段变迁历史。琅勃拉邦最开始的名字为“挝”,老挝人按照语言习惯称之为“猛挝”,即“挝城”。在老挝的传说中,老挝先祖“坤罗”征服此地,并将其更名为“香通”,意为“金城”。
 
几百年前,“香通”的法昂王南征北战,统一了老挝,并从柬埔寨请来“勃拉邦”佛像供奉在香通,因此香通又得名“琅勃拉邦”,即“大佛像”,并沿用至今。
 
琅勃拉邦是老挝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寺庙广布。走在街上,低矮平房之间点缀着一些华美的建筑——一座座寺庙,其中最有名的是以琅勃拉邦旧称命名的香通寺。香通寺始建于1560年左右,当地雨季多雨,因而佛寺屋顶低垂,屋脊角被做成神蛇那伽的样子。
 
香通寺让记者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各个殿外墙上的精美壁画,红色的墙上,老挝人身着传统服装,供奉佛的画面栩栩如生。大殿后墙上,更有一幅用彩色玻璃块拼合而成图画,描绘了树和一些动物和谐共生的画面,人称“生命之树”。在东南亚灿烂阳光的照射下,生命之树折射出斑斓光芒,美丽的光影仿佛将人带入另一个空间。记者参观寺庙的时候临近傍晚,寺中的和尚正在集体诵经,整齐的诵念声更将这方天地烘托得遗世独立。
 
殖民文化,痕迹犹在
 
百年来,“勃拉邦”佛见证了老挝的兴衰。在法昂王开创的统一时代后,老挝分裂,并逐步被暹罗控制,“勃拉邦”佛也曾被带到曼谷。暹罗在法暹战争中落败后,被迫割让湄公河以东的土地,老挝成了法国殖民地,二战后建立了老挝王国,1975年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勃拉邦”佛如今被供奉在老挝王宫博物馆。博物馆距离香通寺1公里远,记者沿着湄公河边步行约15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这里曾是老挝王国的王宫,步入王宫大门,里面与我们熟悉的“北京故宫”“曼谷大王宫”不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雅致的庭院,庭院呈对称结构,正殿前左右设置花圃,里面种植多种热带风情植物。庭院中设造型精美的寺庙,与香通寺相比,更显奢华。王宫正殿风格融合了老挝传统和法国美术学院派——整个大殿的造型是法式的,但屋顶和其他装饰带有明显的老挝特点。据记载,王宫大殿修建于法国殖民时期,1975年后变为博物馆。
 
走进大殿,记者看到了前老挝国王的画像,参观了前国王的起居室、会议室、服饰,以及王室收到的各国礼物,有趣的是,这些礼物按照资本主义国家所送和社会主义国家所送进行分类。
 
王宫外,小贩们兜售着热带水果和当地小吃,一种独特的三明治成功停下了记者的脚步——它在法棍面包中加上老挝当地的馅料。这种食物被当地人称为“考鸡”。法国人带来了法棍,老挝人就把它改造成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可谓是“老西”结合的经典。
 
晨施夜市,和睦共处
 
旅游业蓬勃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外来人口,但琅勃拉邦依然在坚持自己的许多传统,清晨的斋僧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活动更成为如今吸引人们的旅游项目。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