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 彪 “欢迎大家在生机盎然的季节,感受旅游的魅力、品味生活的精彩,收获‘诗和远方’带来的幸福和快乐。”7月15日,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热闹非凡,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昌平区政府共同举办的2023年“旅游进社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主场活动举办,吸引了6000名社区居民前来打卡,86家旅游企业进行现场销售。本次活动以“旅游进社区 欢乐进万家”为主题,聚焦暑期旅游,强化市区联动,贯穿旅游旺季,旨在不断满足人们对旅游生活的美好期待,持续放大惠民服务品牌效应。
不断创新 提升体验
“旅游进社区”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一项旅游公共服务惠民品牌活动,至今已举办16年,在丰富活跃广大市民旅游生活、推动全市文旅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洪涛表示:“活动搭建起政府、旅游经营主体和市民游客之间的合作桥梁,通过常态化开展旅游进社区活动,拉近了旅游与市民之间的距离,有力助推了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呈现多频次、多覆盖、多跨度等特点。相较于往年,今年首次采用“1+4”市区主分场模式,持续开展5场进社区活动,即在昌平回天地区举办市级主场活动,在朝阳、丰台、门头沟、延庆组织区级分场活动。
为落实京蒙协作走深走实,主办方邀请了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对口帮扶地区文旅企业到京推介,深化对口协作,丰富本地文旅产品供给。
活动现场,展位前人头攒动,市民游客或咨询订票,或品尝特色美食,或选购非遗产品。“暑假期间,想带孩子出去走走,所以一大早我们就过来,看看有哪些好玩的、好吃的。”家住附近的李女士说。
“活动为广大景区景点提供了与社区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让市民游客对景区有了全面了解。”北京青龙峡景区的工作人员潘云飞说。
“这次,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山东煎饼、沂蒙小菜、潍坊手造风筝等山东特产。”泰山饭店房务部总监董明惠表示,此次活动扩大了饭店的知名度。现场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咨询会议、婚宴等业务,不少已达成初步预订意向。
内容丰富 玩法多样
16年来,“旅游进社区”系列活动主题年年不同,却届届精彩。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副处长潘荣介绍,本次活动组织挑选信用良好、服务优质的旅行社、景区、酒店、乡村旅游村镇、乡村民宿等九大类近百家旅游单位,面向社区居民推出暑期游热门产品、房车游线路、露营装备及惠民服务,邀请市民游客解锁夏日旅游不同玩法。
走进展区,昌平的麒麟瓜、平谷的大桃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流光溢彩的昌平居庸关不夜城、独具魅力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等景区纷纷推出优惠福利。
“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北京市民张女士说:“发放的宣传材料内有不少旅游信息,我们游玩的目标更明确了。”“现场品尝了甜美的水果,看到了生机勃勃的绿植,令人欣喜。”从朝阳区赶来的徐先生说。
活动现场,传统与创新碰撞和交汇,新业态、新场景、新玩法格外亮眼。20家重点旅游企业代表分组上台,围绕探险、露营、骑行、研学等开展产品推介。其中,北京京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北京“最美中轴线”“京剧文化之旅”“骑迹,故宫以东”等精品线路深受市民游客喜爱。业内专家、旅游达人、专业救援团队等分别围绕暑期热门休闲游、自驾游、亲子游、采摘游等主题,组织旅游微课堂,展示旅游攻略制作技巧,普及应急安全常识,引导大家文明旅游出行。
主办方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需求,推出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如北京王府国际旅行社推出适合离退休老人的康养旅居慢游系列活动;光科技馆推出亲子研学活动“宇宙之旅”“太阳行动”;北京温榆河阿尔法探险营地推出为3至8岁孩子打造的“小小阿尔法”项目。
深化融合 双向奔赴
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充分发挥资源富集优势,持续深化文旅融合,通过开展旅游进社区系列活动,将惠民暖民的文旅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幸福双向奔赴。
(责任编辑:Mar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