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业内风向 >

新疆火了后,“避暑游”真的让市场回暖了吗?(2)

时间:2022-07-22 15:09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佚名
 
不过,许多来到三亚的游客似乎更偏爱入住设施完备的度假酒店,尤其近几年,不少豪华酒店还配备了儿童乐园,提供集医疗、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来吸引亲子家庭。
 
与之对比,三亚的民宿似乎有些“逊色”。但荆先生觉得消费者的高需求可以帮助三亚民宿更新迭代。
 
“这两年新增的民宿太多了,像我们所在的天涯镇,民宿的提档升级非常快,差不多装修两年过后,你的产品就落后了。”
 
“但这些年我们也能看到,民宿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单体民宿的投资越来越大,但怎么把民宿的价值拉大,和五星酒店对标或竞争,更加人性化或许是民宿未来努力的方向。” 荆先生说。
 
部分商家倒在“黎明前”,大理古城逐渐回暖
 
暑假期间,云南大理也迎来了久违的旅游旺季。
 
据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系列新闻发布会消息,7月1日至10日,大理州接待游客超过230万人次。7月10日至16日,大理凤仪机场共保障飞行376架次,较上周314架次同比上涨19.75%。7月11日至17日,大理站到发旅客37万余人次,日均5万余人次,较10天前增长约50%。
 
“去年暑假大理很冷清,今年我们的入住状况差不多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从7月中旬开始,一直都是满的。”在大理古城中心经营客栈的刘女士告诉记者。
 
而且与三亚不同的是,来到大理的游客,大多想要体验地道的古城文化,因此更愿意选择在民宿、客栈居住。一些设计感强、服务品质更好的高档民宿,更是深受休闲散客的喜爱,入住率常常爆满。
 
不过,与餐饮、住宿业的升温形成对比,古城里其他类型的经营活动似乎并不如预期。刘女士表示,目前游客们的二次消费水平仍然不高。
 
“吃和住这些都是刚需,但一些卖礼品的商铺或娱乐性质的场所,比如酒吧,很明显感觉到生意并不如从前。”
 
另外由于今年春季疫情的波动,不少商家还没有等到暑期“旺季”来临就倒下了,曾经炙手可热的酒吧街的店铺老板不少选择低价招租,而一些辞职来大理开店、开客栈的老板们也被迫选择回去上班。可以说,古城进行了一波“大换血”。
 
面对这样的状况,当地政府也在想办法刺激消费。今年4月至11月,云南省以游客出行比较集中的“五一”假期、暑期、国庆假期等为重点时间段,分四批次,发放文旅消费券2亿元、自驾游加油券1亿元。消费者可通过“游云南”携程、同程、美团等4家在线旅游平台领券。 
 
2022年3月,云南省发布《关于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对引客入滇的旅行社将按相应标准给予奖励。对年内招徕省外入滇过夜游客数1000人以上的省内组团旅行社(含省外旅行社驻滇分支机构),省财政按照每接待1名游客5元的标准给予奖励。通过包机、专列等方式,组织省外游客入滇且上座率达50%以上的旅行社,省财政按照每架(趟)次给予一次性3万元奖励。
 
当然,还有景区门票减免政策等等,云南省表示希望在疫情趋稳可控的前提下,力争在2022年底旅游业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虽然没有等来期待中的消费,但刘女士表示,暑期游客量的增多,一定程度上给商家们带来了信心,但接下来情况能持续多久,还在观望中。
 
三亚的荆先生也告诉记者,由于各地疫情还在波动,下半年旅游市场仍不容乐观,“最近成都有新的疫情出现,很多四川的客人就把定好的房退了,我们差不多每天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所以终究还是要看疫情的状况和各地的防疫管控措施,这些对旅游市场的影响最大的。”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