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业内风向 >

碧灵启秀话新桥(2)

时间:2022-03-13 09:1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佚名
 
行走在新桥古镇,薰风拂面,稻香扑鼻,抬头便见葱郁的碧灵山。曾汝檀一生著述颇丰,却以一篇《碧灵山赋》名世。文章开篇曾汝檀以浓墨重彩,极铺陈之能事,摹写了碧灵山的秀美,接着,以对比手法,把碧灵山与泉州清源山、莆田壶公山和福州三山相比较,写出碧灵山“不亚”“不下”“不卑”这三座名山,之后,笔锋一转,提出了如此耸秀之名山,何以寂寂无名的旷世之问。接着,以苏东坡《赤壁赋》的对话手法亮出主题:“山川来于开辟,豪杰奋于中兴,虽孕灵有自,亦圣涯独臻。今皆人乎不振,尚奚怪乎山灵?”因而得出结论:“吾能高,碧灵高,吾能秀,碧灵秀”。流连于碧灵山上,回味曾老夫子的感慨,不禁令人发出千年浩叹。
 
灵气郁萃
 
今天的人们大抵都不知道九龙江名称的由来,这条贯穿漳州平原的母亲河,就发端于闽西南地区的九龙乡,也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漂流的地方。
 
史书上记载,九龙江因漳水之上有九条龙白昼戏水而得名。九龙江北溪的上游,分别有雁石溪、万安溪、宁洋溪、和睦溪、新安溪、黄祠溪、感化溪、瑞都溪和下浙溪九溪汇集,地方本来就叫九龙乡,而发源于九龙乡的这条江叫九龙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然而,我却对新桥许多村庄的名字十分着迷,龟池、南丰、秀溪、珍坂、云墩、高美、秀岐、白泉,如珍珠般撒落在如画的乡间。这里的农民大多能诗善画,被誉为“农民画之乡”。在新桥采访的每一天,我都被许多的人和事所感动,廓斋先生说和睦里人性耿直持重,此言不虚,新桥人热情而谨慎,耿直又大方,让每一个来新桥的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
 
新桥历史上人才辈出,崇文重教,蔚然成风。在漳平为数不多的书院中,除了县城的心源精舍,龙门书院,菁城书院和东山书院外,其他两座书院都在和睦里,一座灵峰书院,是清嘉庆年间廪生卢文藻倡捐鼎建的,另一座安仁书院是道光年间监生张科聘等人创建的,新桥灵气郁萃,风化涵濡,可见一斑。
 
汽车在闽西南的崇山峻岭中飞驰,高速公路直插云端,峰回路转,眼前赫然出现一个“和睦服务区”,这个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书香的名字,不仅是新桥古老历史文脉的象征,更寄寓着这里善良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及和谐社会的向往。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