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旅游业按下了“暂停键”。作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旅游业恢复元气需要多久?如何在疫情结束后走上更为健康的发展道路?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教授保继刚。 保继刚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超过了“非典”,但是阻挡不住旅游业发展的步伐,这是业界的共识。保继刚认为,要重新认识旅游业的脆弱性,反思当前投资过重的方式,同时,把如何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活力的重点放在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服务上。
谈旅游业恢复 短程旅游先恢复 出境游受影响大
南方日报: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旅游产业长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在您看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旅游产业是否还能够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旅游产业的基本面是否会发生变化?
保继刚:春节是传统的旅游旺季,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导致了旅游活动完全停滞,在春节期间,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已经超过2003年“非典”。但从历史上历次“灾难”后的情况来看,旅游业都没有消亡,不仅没有消亡,在全球的经济比重中占比越来越大。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旅游是一个朝阳产业,一时的危机阻挡不了旅游业的发展,这也是业界应该取得的共识。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下,如果疫情在上半年结束,我们可以粗略地作出以下判断: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周期以及旅游市场自然发展规律来看,2020年下半年国内旅游会恢复增长,到2021年下半年恢复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规模水平,我认为,旅游业的恢复时间大体需要1年左右。
从旅游业恢复的角度判断,国内旅游特别是短程旅游先恢复,出境旅游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出境旅游还可能受到我国外汇收入的影响,与其呈正相关,入境旅游的恢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与此同时,度假旅游、自然康养旅游将会有一个大的增长;城市旅游消费会更加活跃;都市周边的乡村旅游会有大幅度的增长;自然地理尺度大的地区和疫情不严重的地区,旅游会有较大的恢复;团队旅游特别是长线团队旅游恢复尚需时日,散客特别以自驾为主的家庭出游方式会有一个大的恢复,长线的旅游包车、旅游专列恢复将较为缓慢。
谈疫情后市场 “报复性增长”看怎么比 不应人云亦云
南方日报:有人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旅游业损失较大,您怎么看待?
保继刚:对于国内的影响来说,我认为目前有一些专家的估算是偏高的。他们根据2019年全国旅游收入的总量是6.5万亿人民币来计算,而问题在于,6.5万亿又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另一个是根据携程公布的数据,携程发布了一个消息:预计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会有4.5亿人次出行,旅游业收益不低于5500亿。但是在这4.5亿人次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回乡,虽然都在“流动”,但是否也算旅游呢?
南方日报:很多媒体和智库都预测,疫情过后旅游消费市场大概率会出现2003年“非典”过后的报复性增长,您怎么看?
保继刚:会不会出现所谓“报复性增长”,要看以哪个阶段的指标做参照,跟现在相比还是和去年同阶段指标相比。跟现在比,它一定是报复性增长,因为现在是零。但是若你说跟去年相比,那就不一定,而且两位数的增长就算是报复性增长吗?我们应该更加实事求是地对待统计数据,来认识旅游业。各大旅游研究智库也应该实事求是地做好深入调研,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采用哗众取宠的说法。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才是我们智库应该做的事。
谈数据统计 当前众多数据叠加 建议引入地理尺度统计
南方日报:如果说上述对旅游业的损失预测是不科学的,我们应当怎样科学地了解统计数据?
保继刚:疫情后,我们应当借这次旅游业“归零”的机会,把统计数字的泡沫挤掉,实事求是地认识旅游业,引入地理尺度来进行统计,即按省、市、县三级地理尺度来进行游客统计。当前的弊端是把众多数据叠加在一起,一位湖南游客到了广州、佛山、珠海,三地都将他算到游客数量里,最后汇总游客量,1个人变成了3个人,这将会产生叠加效应,从而导致数据与现实不符。引入地理尺度后,统计外省到广东的人数,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外省游客的数据。
(责任编辑:Mar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