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原因后不难发现,这些兴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广州主题公园,也被称为广州第一代主题公园,大多败于设施陈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其后2005年9月香港迪士尼乐园开业,更是为国内游客树立了一个主题公园的新范本。
“此次政策,对于主题公园等明确给予了限制性规定,这或是因为部分主题乐园本身占地规模大,但产出不高。另外也和广州本身类似主题乐园数量相对多有关。”严跃进表示,“所以实际上此类限制,也是为了引导相关产业的有序发展,类似规定,自然会抑制部分低端主题公园的发展,同时也防范出现良莠不齐的主题乐园项目。”
广州文体娱乐投资力度放缓
眼下,珠三角地区主题公园竞争程度犹胜当年。广州长隆、汕头方特、深圳欢乐谷、深圳华谊兄弟文化城、珠海华纳梦工厂、珠海长隆等等,各方势力云集。政策施行后,对于广州市主题公园而言,并非进入了“温室”。
业内分析指出,主题公园背后也将面临消费者日益挑剔的现象,没有竞争对手,也不代表竞争压力会减少。主题公园始终需要创造新体验,否则潜在的门票收入和其他收入不一定会增加。
在主题公园等大型娱乐设施建设受限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广州近年来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上始终处于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却已保持连续4年下滑。2017年,广州在住宿和餐饮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减少了9.9%,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方面更是同比下滑37.3%。
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系由于整体经济环境原因,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广州市对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投资力度正在放缓。“一方面是用地审批开始趋难,另一方面是部分投资还是进入到了住宅市场。”严跃进表示。
投资回归住宅市场的原因,依然在于住宅项目的投资收益高于文体娱乐项目。严跃进表示,文娱产业的投资和项目周期有关,中间的程序相对多,容易影响开发投资的数据。住宅产业相对是比较成熟,进而令开工等数据表现更好。文体娱乐等项目则会相对受企业资金等因素影响,其开发投资节奏容易断断续续或不稳定。
(责任编辑:Mar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