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护照变迁记(深阅读) 曾经,中国人出国办护照所需材料厚如书本,因私出国的人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中国公民普通护照只签发了21万本,年均约7000本。改革开放后,随着留学潮、旅游潮的出现,护照签发量出现井喷式增长。新组建的国家移民管理局向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2002年到2017年,中国公民普通护照签发量达1.73亿本,年均签发1080万本。
护照,对于个人来说,是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证明国籍和身份的证件;对于国家来说,是“门面”,是主权的象征和体现。回顾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中国公民普通护照的变迁,可以看到,审批程序逐渐简化,制证水平不断提升,“含金量”越来越高。专家表示,中国护照只用了60多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二三百年的成长路程。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越来越强的综合国力,和中国政府日益自信和开放的对外形象。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管理严格 办理量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规定,中国护照分为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普通护照又分因私、因公两种。其中,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下称普通护照)主要发给出国探亲、旅游、学习以及前往国外定居的中国公民使用,使用面广、持有量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护照发生过十余次版本变化。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3个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期至新世纪前、新世纪以来。每个时段的变迁都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副教授梁治寇表示,从管理体制看,上世纪50年代末,普通护照开始由外事部门转归公安机关管理。从内容看,护照文字印刷多为中俄文对照,是当时外交形势的直接反映。从制作技术看,护照需要手工填写,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改革开放前,出国人员主要为援建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因私出国的绝大多数为归侨和侨眷,每年办理量不过几千本。在外交部原领事司副司长范振水看来,这主要是由当时的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和相关政治形势决定的。一些时段内,“出国管理处于‘三无状态’:受理无明确规定,审批无明确时间,管理无明确机构”。
改革开放初期至新世纪前
关卡减少 逐步规范
对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兼主任王辉耀来说,1984年出国留学前办理护照的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
1982年,从广州外国语学院毕业的王辉耀来到原国家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司工作。两年后,他获得赴加拿大留学的机会。虽然是国家干部,他办理护照所需的留学邀请函、赞助、薪级条件、奖学金等材料依然很多,“所有材料加起来有一本书那么厚”。这些材料需要经过单位审批,公安部门还会核查其出身、家庭成分、海外关系、政治思想等情况。一个多月后,他终于拿到了护照。王辉耀对记者表示,“感谢改革开放政策,让我有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不过,人们实际办理护照的过程并不那么顺利。“申请护照的证明材料多、前置审批多、审批单位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造成申请人来回跑路,拉长了办证时间。”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教授夏莉萍对记者举例说,当时办理护照需单位盖章,一些人为了出国留学,在未满服务期的情况下,需要给所在单位交一笔培养费,才能得到单位盖章。
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随着留学、探亲、“新马泰”旅游等因私出国大潮涌起,公安部从1994年起在全国统一公民因私出国护照申请和审批程序,护照申领迈入规范化时代。
此外,为应对持用伪假护照偷渡等新问题,1992年、1997年颁发的新版护照在防伪技术方面都有新突破。改手工填写为打印;持照人像片加用防伪塑封膜;加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国徽印章;启用可供光电字符识别技术阅读的机读码……护照研制、印制水平和防伪技术含量大幅提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
立法保障 惊人跨越
经济的崛起,带动了中国首批出国旅游潮在本世纪初达到一个高峰。统计显示,2001年,中国人出境旅游突破1000万,占据了当时护照申领量的2/3。
(责任编辑:Mar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