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即将到来,准备出国游玩的朋友需要注意,近来一些国家的“黑导游”颇为猖獗。特别是在中国游客较多的泰国和越南,“黑导游”为了多捞钱花样百出,游客们一定要擦亮眼睛。 “黑导游”黑良心 “零团费”是根源
临时加旅游项目、诱导游客进店高价购物都是“黑导游”的捞钱之术。
五一假期到泰国游玩的22名中国内蒙古游客就因碰到“黑导游”而遭遇“泰囧”:因为拒绝多付9000泰铢(1000泰铢约合200元人民币)购买旅游项目,他们被女导游甩到路边。
在越南下龙湾,一些拒绝下车购物的游客不得不在全部车窗和空调都关闭的大巴内干等,耗到实在闷得受不了,就只能下车,在“黑导游”忽悠下,最后也进了店。
这些专门针对中国游客的所谓“免税店”都是有“门道”的,商品价格往往高于市价数倍,且只接待中国旅游团中佩戴店家认可标志的游客,不接待本地人或散客,以免被了解市价的本地人或做过功课的自由行散客“穿帮”。
“黑导游”在这个封闭环境里半诱导半威胁地哄骗客人购物,少有团队游客能抵住从众心理而不就范。
泰国和越南的业内人士均强调,“黑导游”难禁的根源在于一些旅行社组织“低价团”乃至“零价团”吸引游客。
在泰国,一些地接社为降低成本不雇当地正规导游,而选择“黑导游”带团,带游客去对接好的购物点和餐厅高消费,以回本盈利。
比如,一家不正规的国内组团社利用低于成本的超低价格吸引游客参团,并将游客按人头“卖”给泰国地接社。地接社再将游客以每人5000泰铢的价格“卖”给导游。一个团通常为20人左右,那么导游从接团开始就背负“债务”压力。
导游带团时还要支付过路费等各种形式的其他费用,前期付出大,后期必然希望通过诱导游客购物或参加自费行程等各种手段收回“成本”。
泰国本地正规导游不愿接受这么贵的“人头费”,泰国旅游法也不允许“人头费”的存在,于是“黑导游”便“应运而生”。
因此,中国游客要从源头减少遇到“黑导游”的概率,关键是拒绝参加低价团和“零价团”。
游客多市场大 “黑导游”难禁止
泰国《旅游业及旅游从业者法》明确规定,在泰国做导游必须为泰籍人员,而且必须持有导游证,违法者将被处以高额罚款或有期徒刑。越南也不允许外国人当导游。可以这么说,外籍人士在泰国和越南担任导游就是“黑导游”。
泰国警方近期突击检查曼谷某酒店,抓获了正在接受导游培训的138人,其中78人为外国籍人士,持旅游签证或学生签证等。调查显示,这次培训的内容包括如何向中国游客兜售乳胶枕头、洗面奶等商品,以及怎样逃票进入景区等。
业内人士透露,“黑导游”有些是知法犯法,但也有些是被骗来的。
“泰国地接社面向深圳招聘20名地接导游,有广深珠领队经验优先,承诺与泰国公司签合同,包住宿,保证一年收入20万。”有些不明情况的中国导游看到这类信息,被骗到泰国从事非法导游工作,收入远没有当初承诺的那么高,如果在泰被抓,所在旅行社也不会出面解决。
泰国和越南旅行社愿意用“黑导游”,与当地中文导游不足有很大关系。
以泰国为例,2016年访泰的中国大陆游客达875.75万人次,而目前在泰国旅游和体育部登记注册的泰籍中文导游仅有5000人左右。
越南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越南出入境管理局局长黎春园说,近年来,来自中国、韩国和俄罗斯等地游客大幅增加,而越南外语导游严重缺乏,这是一些旅行社非法聘用外国导游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Mar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