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业内风向 >

入境游客连续增长 外国游客越来越爱游中国

时间:2017-01-23 05:27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佚名

 中国旅游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除了抢眼的出境游、庞大的国内游,入境游在去年继续保持着3.8%的增速,接待入境游客1.38亿人次;其中外国游客2815万人次,同比增长8.3%。外国游客越来越喜欢到访中国。

 
老外游中国持续增长
 
1月中旬,在暖意融融的海南三亚,随处可见俄罗斯游客。2016年,海南恢复和新增了30条境外航线,目前已覆盖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海南入境游止跌回升,截至去年11月底,海南接待入境游客量达到64.55万人次,同比增长19.45%。
 
入境游迎来增长的还有西部的甘肃。丝绸之路建设催生了“丝路旅游热”,也带火了甘肃旅游。甘肃境内绵延丝绸之路1600多公里,被称为“丝路黄金段”,近三年来,丝路旅游热使甘肃的入境游快速增长。据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去年1至11月,甘肃接待入境游客5.88万人次,同比增长16.4%,旅游外汇收入约1455.3万美元,同比增长24%。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2017全国旅游工作会上获悉:中国的入境旅游市场进入持续增长通道,尤其是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走出低谷,扭转了自2007年以来连续9年增长乏力的局面,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实现增长。预计2016年入境旅游1.38亿人次,同比增长3.8%;其中外国人2815万人次,同比增长8.3%。预计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6%。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6-2017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入境游市场在今年有望持续回升。韩国旅华市场持续升温。越南旅华市场增长显著,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入境旅游客源国。印度旅华市场稳步攀升,已成为中国第十大入境旅游客源国。加拿大出境游持续萎缩,但旅华市场却逆势回暖,同比增长1.9%。
 
2016年,中国通过举办中美旅游年、印度“中国旅游年”和中国“韩国旅游年”,持续做大入境游的市场规模。先后举办了“千名美国游客游长城”、“千名美国游客游江南水乡”、“千名中美青年学生交流“、“5000名中国游客趣游美国”等100多项中美旅游交流活动。通过举办旅游年,2016年,中美双向旅游交流规模突破500万人次,中印突破100万人次,韩国来华旅游稳定增长,预计超过470万人次。
 
入境游利好因素叠加
 
多年低迷的入境游为何在2016年实现了3.8%的增长。来自国家旅游局的分析说,国内外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比较优势显著增加。
 
首先,全球安全形势更趋复杂,中国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因此更加突出。近年来,全球局部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事件时有发生,旅游业面临的安全风险正不断增加。美国、法国、德国、土耳其等旅游目的地相继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相比之下,中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G20等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声誉,显著提升了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入境旅游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8个城市实施了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江浙沪三省市实行了144小时跨口岸过境免签政策,上海实行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提升了中国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增加了中国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
 
国际航空运力不断提升,人民币汇率变化为入境旅游带来新机遇。据最新统计,中国国内航空公司每周安排国际航班9996班,飞往57个国家153个城市。62个国家的139家航空公司每周安排6676个航班,从121个城市飞往中国52个城市。航空运力的不断增加,提升了中国作为入境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此外,汇率的变化对入境旅游会产生显著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走低,增强了中国入境旅游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将有效刺激国际旅华市场的消费需求。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全域旅游的建设提升了中国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提升了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旅游产品供给水平不断提升,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行、旅游小城镇等一大批新产品、新业态应运而生,丰富了海外游客的选择。旅游市场秩序也得到显著优化。中国与泰国、韩国旅游部门联合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有效提升了旅游市场管理水平,切实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