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源旅行网

主页 > 德源资讯 > 直通欧美 >

花园,英国作家的创作桃花源

 本报赴英国特约记者 朱晓娟

 
近日,瑞士百达摄影奖的精选作品在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进行线下展出,英国摄影师西安·戴维的《花园》系列作品获得广泛关注。这些照片记录了人们在花园中忘我放松的场景,展现了英国花园挖掘人们内心故事的力量。
 
在英国,不少文豪都拥有自己的花园,他们躬身经营,精心照顾园中的生灵,在他们眼里,这里是感悟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
 
花园是英国作家的“恋人”
 
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小镇是莎士比亚的出生地,从工业城市伯明翰出发,乘火车不到1小时,《环球时报》记者就来到了这个大文豪曾经生活的地方。故居被管理方打扫得很干净,一栋栋低矮的小屋之间是修剪整齐的鲜绿色草坪。最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屋后的花园,与前院古朴宁静的氛围不同,花园里的万紫千红释放着生命的活力,化好妆、穿好“古装”的工作人员就站在院子中间,互相大声串词,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氛围,将人们拉入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
 
莎士比亚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及各种花园植物,在剧作《仲夏夜之梦》中,黄花九轮草是仙女们最喜爱的花。第二幕第一场,小仙女在谈及仙后时说:“亭亭的黄花九轮草是她的近侍,黄金的衣上饰着点点斑痣……”除此之外,莎士比亚作品中还出现过月桂树、椴树、柏木、槲寄生、野草莓等,后世还专门有人归纳莎士比亚作品中出现的植物,并撰写成书。
 
花园的描绘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阅读英国古典文学作品时,那些庄园门前摇曳的玫瑰、荒野中的石楠、路边的雏菊、田野里的罂粟花、林地中的蓝铃花……不时出现,它们顾盼生辉、暗香浮动,一一从书页走进人们的脑海。
 
“要有自己的花园”
 
“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花园!”18世纪作家、哲学家伏尔泰在小说《老实人》的结尾写道,“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烦闷、纵欲和饥寒”。很多作家、文豪都拥有自己的花园,花园对他们而言不仅是景观的窗口,还是自己心灵的庇护所,是可以全然放松的桃花源。
 
作家托马斯·哈代从小就爱在花园里玩耍,其祖宅周围是原野和森林,他家有一片果园、一座花园,花园里种着玫瑰、丁香和金银花,这些美好的景物后来也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在《还乡》里,约布莱特太太的花园也有菜地和各种香草,夏日缤纷的颜色和悠悠青草的味道带读者走进哈代儿时的乐园。
 
靠着成名后丰厚的稿酬,19世纪,哈代在多切斯特城外买下自己的花园——“Max Gate马克斯门”,并为之设计一条林间步道,亲自种下大量紫杉、金链花、接骨木、月桂树——那些维多利亚时代园丁们偏爱的植物。哈代喜欢沿着林间步道散步,在春天欣赏报春花和风铃草,他相信每种植物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声音。他还为自己的花园设计了一套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在屋子下面的水罐中,用以浇灌花园。
 
除了哈代,其他英国作家也会亲手“盖花园”。查尔斯·狄更斯在写完《匹克威克外传》后买下了盖茨山庄,每天都会带着工具去花园转一圈,然后才开始创作:“我的房间在林木之间,鸟儿和蝴蝶可以自由进出,绿色的枝桠从窗间伸入……”他在盖茨山庄写下了《双城记》《远大前程》。
 
寻找创造力的地方
 
作家毕翠克丝·波特也喜欢花园,喜欢来花园的那些小动物。1905年她已经是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画家了,此前她一直住在伦敦,经常夏天来湖区避暑。未婚夫病逝后,波特在湖区买下了34英亩的丘顶农场,拥有了自己的花园。花园成为波特的心灵安放之处。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花园建设成自己心中的样子,她种了很多花草:杜鹃花、月桂树、百合、福禄考等,种了很多苹果树、梨树和李子树,还在果树下种了雪片莲和野生的洋水仙。
 
后来,她很多作品的情节灵感都来源于这座丘顶农场,比如小老鼠塞缪尔的故事、汤姆猫的故事、水鸭杰迈玛的故事等,这里成为了波特寻找创造力的地方。
 
1913年,波特嫁给了当地的律师,她搬到村子另一头的城堡小屋开启新生活。她又在城堡小屋建造了自己的花园,种植了很多自己喜欢的植物,如高山杜鹃、海棠树、玫瑰和绿篱。透过城堡小屋的窗户,波特能眺望到自己的丘顶农场。她想成为“波特小姐”的时候她就去往丘顶农场,在那里继续写作,并接受与工作相关的客人拜访。在城堡小屋,她就是寻常的农妇、一位律师的妻子,保护好自己的私密空间。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