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源旅行网

主页 > 德源资讯 > 业内风向 >

沿着文物主题游径走进历史(2)

 
长远谋划突出特色
 
文物主题游径是新时期我国文物旅游的新品牌,也是我国文旅供给内容和结构优化的重要产物。需要注重规划先行、开展深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更好地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我们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构建标准与重要史迹点指导方案研究》《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标识系统(视觉规范手册)》等,指导各个资源点开展工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建设指导方案、手册的指导下,业界用不同主题把散落在岭南大地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串珠成链,让一段段感人故事传颂开来。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成为广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要制定科学化、高水平、符合市场需求的实施方案,指导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和运营。当前,制定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和服务标准尤为迫切。”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马晓龙认为,文物主题游径为市场增添了新型旅游产品。文物主题游径能够在有限空间内,集中展示依据一定规律串联起来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旅游特色,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要明确文物主题游径的建设形式。一种是以实体步道作为串起文物资源的载体,另一种是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主题保持一致,空间上未必相连。要形成文物主题游径组织建设以及跨区域协调的实体机构,保障游径建设有序推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表示,文物主题游径建设中,要避免同质化,不能把现有游线简单改为文物主题游径,应结合各地文化、历史、风俗等资源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文物主题游径。要突出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的多样化呈现,可借助现代数字技术,系统呈现文物主题游径的特点,让游客从任一点游览都可概览游径全貌。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