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去日本旅游小心“黑导游”
时间:2017-05-23 09:14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方艺晓 马峥 点击:次
端午节假期快到了,准备去日本旅游的人要注意这么一伙人:他们明着说向你提供“优质导游服务”,实际并没有导游资格;他们暗中变着花样坑你的钱,但如果被发现就立马变脸,各种狡辩。这伙人就是日本的非法“黑导游”。 “黑导游”缘何兴起、内部如何组织?他们都有哪些宰客套路?请看新华社记者发回的调查报道。
正规导游稀缺 政府监管不力
近年来,随着日元贬值,赴日游逐渐成为国人出境游的主要选择之一。在访日中国游客猛增的情况下,日本的中文导游数量却远远未能跟上,通过资格认证的中文导游十分稀缺。
在日本,外语导游与律师、医生一样,都需经过国家级考试。截至2016年,日本全国有资格认证的导游仅有约两万人,其中英语导游占67.8%,中文导游仅占12%。
据日本相关机构估计,目前在日本接待中国游客的导游大部分是“无证导游”。
“黑导游”的猖獗,在一定程度上与日本政府的监管不力脱不了干系。据悉,日本政府计划放宽限制,允许没有资格认证的人提供导游服务,以填补导游缺口。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会导致无良导游增加,影响游客体验。
记者日前在东京银座商业区询问了9名带中国旅游团的导游,结果只有1人持有资格证,其他人都是“无证导游”,有些人甚至说不知道要考证。
揭开“黑导链” 解密“忽悠手法”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日本旅游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在日本,地接社接到团单后通常会与导游头头、业内俗称“大哥”的人联系,以一团两万到三万日元(1万日元约合620元人民币)的价格委托给“大哥”,再由“大哥”分配给“小弟”。这些“小弟”绝大多数没有正规外语导游资格,仅接受过短期“陪团员”培训。
日本《外语导游法》明确规定,除志愿者外,没有外语导游资格的人不得从事旅游景点讲解等导游工作,并规定导游不得向顾客推销商品或强制游客前往景点或商店,禁止以任何名义拿回扣,违者将被逮捕。
对此,“黑导游”们也有对策:在无人监管的大巴上对游客大肆推销洗脑,到达景点时就装成普通随团陪同,不讲解。这让很多日本调查员无从追究。
“黑导游”常见“忽悠”手法包括:“提前铺垫”——告诉游客日本物价在哪里都几乎一样,不用拘泥于在哪家店买;“神吹日货”——某种产品只有日本有,因为绝对不会出口等。黑导游一路猛灌“忽悠”之语,引诱游客的消费冲动。就算游客事后意识到上当,“黑导游”也早准备好了应对之策,各种狡辩,绝不退钱。
购物陷阱需警惕 行程安排有“猫腻”
黑导游设下的“购物陷阱”主要有以下几种,游客务必提高警惕:
一是行业内俗称的“车售”,即导游在大巴车上兜售所谓的“健康食品”和“高科技产品”。这些产品的售价少则高出进货3到5倍,多则近10倍;更有些无良导游勾结不法厂商,从厂商处直接提取不经过日本安全认证的准“三无”产品,花言巧语向游客兜售。
二是忽悠游客进店购物。不少中国游客被带去购物的“免税店”,并非日本大商业公司开办,其商品价格往往是同类商品市价的数倍。这些“免税店”的利润分成一般是店家五成,地接社和导游按五五分或三七分拿取剩下的利润。
一名导游证实,导游们会把各个团进店购物的时间设为一致,让游客以为店里人山人海都在抢购,进而产生购物欲望。
很多导游在接团后立即与免税店联系,将团内游客的姓名、护照号等个人信息透露给免税店,然后再带游客进店购物。游客在收银台使用护照免税时,回扣自动计入导游账上。
三是私下添加购物点,俗称“滑店”。例如,前往东京浅草寺观光时,导游事先就给游客洗脑:“浅草有一家老店铺的南部铁壶非常好”,到达目的地时暗示司机停在店铺旁,诱哄游客进店。实际上,该店的南部铁器均价约是市价的3倍。游客自以为买到了好货,其实不知不觉已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Mar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