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源旅行网

主页 > 德源资讯 > 业内风向 >

旅游业“十三五”规划即将出台 绘制全域大蓝图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历时8个月的稳步推进,《“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出台在即。由国家旅游局牵头,发改委、财政、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扶贫等部门共同参与编制的这一规划,将为今后5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绘制大蓝图。

 
    首次纳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
 
    记者19日从国家旅游局获悉,今年初,《“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首次纳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由国家旅游局牵头,发改委、财政、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扶贫等部门共同参与编制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这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也是首次。对此,我国旅游业界人士备感振奋,纷纷表示,这个“首次”来之不易,离不开近年来旅游部门积极作为、连续推出重大举措所打下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直接、明确地给旅游业确定发展目标、下达发展任务、提出发展要求的内容多达15处,另有不少内容涉及旅游及相关产业。
 
    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过去一年,我国旅游业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旅游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旅游已经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一大批绿水青山通过发展旅游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15年初就将此作为重点工作。《规划》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后,国家旅游局积极会同发改委、财政、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扶贫等部门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并深入20多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听取地方党委政府、企业代表、旅游从业人员的意见建议。
 
    部门协作形成强大凝聚力
 
    目前,全国各地旅游业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重大进展。在国家旅游局的积极推动下,各地纷纷建立起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的“1+3”旅游管理体制。
 
    全国已有19个省市建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超过全国省区市的半数。就在不久前的11月28日,山东省14个地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同时揭牌成立。各地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大大增强了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协调能力。
 
    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与各部委的联系合作也更加深入。11月17日,国家旅游局、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个国家现代农业庄园。11月8日,国家旅游局会同发改委、工信、公安、财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工商、体育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8月11日,国家旅游局会同发改委、国土、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办、国开行、农发行印发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与各部委的紧密沟通合作为《“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打通了产业链条。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制定过程中,国家旅游局积极会同发改委、财政、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扶贫等部门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征求了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54个部门的意见,并会签了15个部门。
 
    国家旅游局与各部委的联系合作也更加深入。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制定过程中,国家旅游局积极会同发改委、财政、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扶贫等部门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征求了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54个部门的意见,并会签了15个部门。
 
    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还积极推进了部分旅游业专项规划、片区规划,规划体系的日趋完善也为《“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制定提供了支撑。如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规划、大别山扶贫片区旅游发展规划、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规划、秦巴山片区旅游发展规划等。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