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源旅行网

主页 > 德源资讯 > 业内风向 >

国际交流合作步伐稳 中国旅游标准“走出去”

 本报记者 李志刚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阴霾散去,国际旅游交流合作逐步恢复,我国旅游标准国际交流合作稳步向前。特别是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团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旅游及相关服务技术委员会年会,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与西班牙旅游质量促进中心进行工作交流会晤等值得关注。
 
参加年会 展现风采
 
今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旅游及相关服务技术委员会年会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指导下,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按照会议要求,组织参与国际标准研制的中方专家组成员共11人参会。
 
其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研究人员方琳作为工作组召集人,组织召开了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工作组会议,来自22国家的55位专家参会,讨论了由中国牵头起草的国际标准《线上线下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与要求》相关内容。
 
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秘书长姚歆作为召集人,组织召开了展览会议工作组会议,来自巴巴多斯、捷克、保加利亚等国以及国际展览业协会的代表参会,围绕中国牵头起草的《展览与会议 第2部分:统计测量程序》等国际标准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同时,工作组还达成共识,将所在工作组主题从“展览与会议”扩展为“展览与活动”,国际标准化组织旅游及相关服务技术委员会已确认并将就此发起投票。姚歆介绍,此次更名将扩大工作组工作范围,涵盖展览、会议、博览会、奖励旅游、节庆活动、赛事活动等。
 
此外,中国代表还参加了可持续旅游工作组会议,介绍了中国牵头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原则的良好实践》国际标准预工作项目进度。四川旅游学院副教授张媛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22年5月颁布了国际标准《旅游及相关服务—可持续旅游—原则、词汇与模式》(ISO 23405),随后中国提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原则的良好实践”新标准提案,这是对ISO 23405的细化。目前,提案已获得立项初审。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建明表示,在经济复苏背景下,旅游消费作用凸显,境外旅游目的地更加关注中国游客的需求动向。在此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旅游标准国际化工作,一方面,积极编制中国牵头的国际标准,深度参与全球旅游治理体系,传递中国旅游声音,扩大中国旅游影响力;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协同发展,引导国内国际标准互认,促进国内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升入境旅游吸引力和接待水平。刘建明还认为,我国旅游标准国际化工作应抓住当前的机遇期,顺应国际旅游市场变化,加大旅游标准国际化工作力度,争取在国际旅游市场发展中取得更大竞争优势。
 
中西合作 相互借鉴
 
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与西班牙旅游质量促进中心进行工作交流会晤。西班牙旅游质量促进中心总负责人费尔南多·弗莱勒向中方介绍了西班牙旅游质量标准制定和标准认证工作成果,并就与中方共同开展国际旅游标准化合作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同意将于近期联合开展接待中国游客的服务标准研制工作。
 
据了解,西班牙作为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先进国家之一,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旅游及其相关技术委员会拥有较大话语权,且在旅游行业管理、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旅游住宿、旅游餐饮等领域拥有完善的标准化认证体系。西班牙旅游质量促进中心是西班牙政府联合各旅游行业协会共同成立的,主要负责为各类旅游企业提供旅游质量评估、认证和培训,提升全行业的“质量、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可以有力地促进各国跨越国境、相互协作。”方琳介绍,我国和西班牙都是文明古国、旅游大国,同时也互为重要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通过标准化沟通与交流,可以助力两国旅游行业复苏发展,扩大中西人员往来,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对于我国来说,可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推进中国标准“走出去”。
 
2023年是中国和西班牙建交50周年及中西文化和旅游年,双方高度重视彼此在全球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目前,西班牙国家旅游局正在推行“中国市场重启计划”。为满足中国游客需求,西班牙正不断优化数字支付能力,并重点关注服务品质的提升。
(责任编辑:Mar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