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直通欧美 >

法国建“明日之城” 用规模换影响力

时间:2017-12-17 07:42来源:欧洲时报内参(欧洲时报 作者:海喵 编译

 【欧洲时报海喵编译报道】巴黎工程师学院(EIVP)校长荣戈看重的是因合并而提升的国际话语权:“在智能城市规划领域,法国至今没有能在国际舞台上一展身手的机构。我们的目标是,获得与麻省理工学院齐平的国际影响力”。

 
据《世界报》报道,法国将会在位于巴黎东部、拥有15000名学生和1200名研究人员的笛卡尔校区(Cité Descartes)创建名为“明日之城”的大型科研机构,志在使其获得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平起平坐”的业界地位。
 
实际上,“明日之城”可是法国“未来”项目的标志性计划,该项目不厌其烦地囊括了众多领域(科学 - 创新 – 地区 - 经济)的雄伟目标。具体说来,“未来”计划宣称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2019年元旦成立包含一所公立大学、一个国家级别研究所、一所建筑学院和两所工程师学校的综合研究机构,好达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欧洲顶尖理工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相似的规模。在10年期间,该机构每年将获得政府900万欧元补助。
 
不过,这一项目是否真能称作“前所未有”还未可知,毕竟法国巨无霸学校联盟筹组失败的例子就放在那里:早在2008年,本着打造“法国剑桥”的目标,法国政府雄心勃勃地计划将9所大学校(Grande Ecole)、两所公立大学、7个研究所合并为巴黎-萨克雷大学(Université Paris-Saclay)。
 
然而,法国公立大学的公共服务性质、宽进严出等特点,导致其有时难免被讽为“一事无成者学府”,与“大学校”严挑细选的精英气质俨然不相符。9年过去了,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干脆表示,“不强迫演员去不属于自己未来的舞台”,并提出了“分道扬镳”的解决方案:一方仍名为巴黎-萨克雷大学的公立大学,包括巴黎第十一大学、凡尔赛大学、巴黎-萨克雷高等师范学校等;另一集团是以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为主的工程师院校。
 
言归正传,“跨学科”、“规模效应”、“国际知名度”是“未来”项目的关键词,参与者包括巴黎马恩河谷大学(UPEM)、法国交通与网络科技研究院(Ifsttar)、国立城市和领土规划学院(EAV&T),巴黎埃森学院(l’Esiee Paris)和巴黎工程师学院(EIVP)。
 
更重要的是,“未来”项目参与者很可能在“巴黎智能城市”(Paris Smart City 2050)计划中扮演积极角色。
 
用规模换取国际影响力
 
“明日之城”所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各成员配合实施统一战略的同时,允许其保留自身“个性”。而这一管理目标,恰恰是上述萨克雷计划所未能达到的。
 
不过目前为止,“明日之城”各成员似乎齐心协力。例如,上述提到的EAV&T学院院长塞拉利(Amina Sellali)不遗余力地赞成合并计划:“合并的原因显而易见,况且各机构已在培训和研究方面建立了不少合作关系“。此言不虚,早在30年前,笛卡尔城就集中了25%的智能城市研究项目。
 
EIVP校长荣戈(Franck Jung)则看重的是因合并而提升的国际话语权:“在智能城市规划领域,法国至今没有能在国际舞台上一展身手的机构。我们的目标是,获得阿姆斯特丹先进城市解决方案研究所(AMS)或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一流机构齐平的国际地位”。
 
Ifsttar校长贾巴尔(Hélène Jacquot-Guimbal)也从合作可行性角度给出了肯定意见:“各院校领导相互认识已有20年了。我们之间有足够坚实的信任,不会陷入无效的争论、纠纷的僵局中”。事实上,贾巴尔和EIVP校长荣戈同为巴黎路桥学院校友。
 
UPEM副校长兼“未来”项目负责人戴罗木(Cécile Delolme)则认为,合并所带来的资助和官方“标识”使各机构能“名正言顺”、无后顾之忧地从事研究,改变了被动的现状:“现在,我们可以努力扮演研究和创新领域的领航者,自主决定研究课题,不用再盲目地为筹资而完成课题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学府巴黎路桥学院(ENPC)仅谨慎地选择以协议形式与“未来之城”合作。其校长穆伽(Sophie Mougard)对此的官方解释为:“目前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运行模式。科研项目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责任编辑:Markus)